性格测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敏感爱哭该怎么保护他的玻璃心 [复制链接]

1#

为什么孩子到了新环境后很难适应?

为什么周围一有变化他的情绪就变动?

为什么每次哭闹都没完没了?

........

胆小、害羞、爱哭、粘人、“难搞”,

孩子到底怎么了?

“玻璃心”的孩子,父母真的读懂了吗?

最近,小区有一对新入住的母子,小男孩4、5岁的样子,卷卷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很漂亮。邻居看到长得可爱的孩子,都喜欢伸手摸摸他的小脸蛋,但小家伙总会躲到妈妈身后,哭着大叫:不准碰我!

妈妈只能露出一脸尴尬,向大家解释:“孩子小,不懂事!”

再责备小男孩:“瞧你,爷爷奶奶是逗你,别玻璃心了!”

结果,孩子哭得更凶。妈妈只好向大家道歉,拉着他往家走。

妈妈最近很困惑:搞不懂儿子,4岁多了胆子还那么小,新换了幼儿园,很长时间适应不了,有点事就爱哭,自己和孩子爸都不是这性格,咋孩子就这怪脾气呢。

坦白说,这样的小男孩并不少。

有的孩子胆小、哭闹、爱粘人,有的孩子对一些细小规则很执著,有的孩子怕吵怕闹不喜欢人多,有的孩子周围一有变化就会情绪变动,有人称他们为“玻璃心”,认为他们很难搞。

他们的爸爸妈妈,会质疑自己的养育方式,是不是给孩子太多自由?是不是对孩子太过保护?是不是孩子有自闭倾向?

就这样,他人的评判给孩子扣上了一顶大大的帽子,实际上,他们只是恰好属于高敏感度儿童而已。

高敏感度儿童,是坠落凡间的天使

有这么一类孩子,他们天生神经系统发达,善于发现环境里的细微之处,在心理学上被称作高敏感度孩子(TheHighlySensitiveChild)。

在一般人眼里,这样的孩子敏感、胆小、爱哭闹、情绪多变、适应能力差……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在《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一书中表示:儿童中至少有20%具有高敏感度特质,男孩女孩比例相同,他们的个性是天生的,出生时就有。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作者:伊莱恩·阿伦

高敏感度儿童,共情能力比其它孩子更好,非常注重细节,特别是社交细节,比如别人的情绪、表情或者关系;

他们更容易感受外界的变化,比如温度的起伏、植物的特征,或是对小动物的偏爱……

他们比正常的孩子更敏感,观察到的事物细节也比普通孩子更多,思考的更深刻,感受到的情绪更强烈,对外界的反应也就更强烈。

自测:您的孩子属于高敏感度儿童吗?(多选,每题一分)

□1.容易受到惊吓。

□2.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袜子缝线不舒服、衣领标签磨得皮肤痒。

□3.一般而言,不喜欢大的意外惊喜。

□4.用温柔的劝说比严厉的处罚有效。

□5.好像可以读我的心。

□6.语言能力较同龄小孩成熟,会使用超龄的词汇。

□7.会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寻常味道。

□8.幽默机智。

□9.直觉强。

□10.经过兴奋的一天后,难以入睡。

□11.遇到重大改变有适应困难的问题。

□12.如果衣服湿了或弄脏了就想要换衣服。

□13.有问不完的问题。

□14.是完美主义者。

□15.注意到别人的不开心。

□16.喜欢安静的玩耍。

□17.问深刻而需要思考的问题。

□18.对痛苦非常敏感。

□19.在吵杂的环境中会显得焦躁不安。

□20.会注意到细节(例如你动过家里的摆设或是换了发型)。

□21.爬高之前会先考虑是否安全。

□22.没有陌生人在场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好。

□23.对事情有深刻的感受。

如果测试结果在13分以上,那么孩子大概就是高度敏感儿童。

如果只累积了一两分,但是这一两项的特质极为强烈,那么孩子也可能是高度敏感的孩子。

01共性特征

高敏感度儿童,会表现出的共性特征有:

性格内敛,小心谨慎

不愿冒险,喜欢按部就班

不喜欢惊喜、改变

讨厌嘈杂的环境

容易累和饿,对此无忍耐力

爱哭,容易伤心,难过,愤怒

拖拉,容易分心,易受干扰

不合群

……

02性格特点

一般,形成高敏感度儿童的生理和性格特点有两大因素:

一是基因和遗传,如果父母属于敏感性人群,孩子高敏感的比率更高,最直接反应在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上,高敏感性的孩子在感官方面会更强;

二是家庭环境因素,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和敏感度造成影响。

这些特性让父母疲于照顾,感觉孩子更“不好带”、“爱搞事”、“玻璃心”……其实,这样的孩子只是敏感度比较高,对外界反应的情绪更细腻。换句话说,这种先天个性不是“麻烦”,反而是孩子最美的个人特质。

03优秀特质

高敏感度不是“麻烦”,是孩子的个人优秀特质。

不可否认,高敏感度孩子的先天个性,让他们行为纤细,常被周遭人说“想太多”“瞎操心”“太脆弱”,因为当今社会普遍推崇活泼外向、乐观进取的人。

但“敏感”不一定只带来限制,也可能会开启新的可能。高敏感度儿童的才能胜于常人,虽外在表现偏内向,但他们因心思细腻,能体会到比普通孩子更多的讯息。

如果父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这些特质能成为他们优秀的个人特质。

神经纤细敏感,大脑转速比普通孩子更快

高敏感度儿童更能感受到事物的细节,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表达更感性细腻,他们会是最好的友人,因为他们更严谨、周全、体贴,且善于倾听。

具有高度同理心,很会为他人着想

他们的身体里,住着敏锐无比的情绪感受雷达,能敏锐捕捉周遭人的情绪,容易对他人产生情感投射,面对美好的事物,他们会更敏感地感受到美好与幸福,懂得为他人着想,细心体贴。

想象力丰富,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高敏感度儿童,由于感知更敏感,对外在的感受更纤细,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强烈的艺术灵感,对艺术感受更强,喜爱沉浸于自我的世界,更易拥有丰富的内在生活。

高敏感度孩子是一群个性特别的孩子,他们的可塑性很强,父母要注意别在小的时候为他们打上“心理有问题”、“难搞”、“麻烦”的负面标签,要知道,他们的敏感特性是上天赐予的最美礼物。

父母与高度敏感孩子的5种相处方式

孩子的敏感度高低并无好坏,重点是父母面对不同类型的孩子如何教养。敏感度高的孩子,在婴幼时期,可能被认为难照顾,但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父母的态度。

相信孩子并认同他的感受

高敏感度的孩子对细节或情绪感受更多,神经更加敏锐。比如,当孩子说鞋子硌脚或者衣服不舒服时,相信他,并问问孩子想怎么做。

如果一时无法满足,父母请先要认同孩子的感受,不要贸然地认为是他们在“搞事”、“作”,和孩子共同一起商量解决他的问题。

避免简单粗暴的管教

高敏感度的孩子需求会比普通孩子多,常常哭闹情绪化,很多父母面对孩子一味的哭闹,常常会采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以自己的权威来恐吓孩子,强制他们不准哭闹,这种教养态度很容易给他们带来心理阴影,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孩子真的犯了错,需要批评教育吗?一定需要,但是请正面和孩子讨论,说出自己看到的和心里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建议,对孩子进行正面管教。

不攀比给孩子压力

很多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开朗活泼又没那么多特殊要求,难免心生羡慕,在孩子面前无意对比。

这对于高敏感度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他们本身比普通孩子的情绪感受力要强,父母的无意攀比会带给他们错误的信息——爸爸妈妈不爱我,这种“比较”,很容易让孩子受伤,家长得克制。

不过分评判孩子的行为

高敏感度的孩子对他人的评价非常看重,会不自觉沉入到他人的认知中。

父母要尽量少过分评判孩子的行为,正确引导孩子认知自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