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宝妈都有个疑问:为什么宝宝越大,带起来却越困难?各种小问题和坏习惯陆续出现,曾经的天使宝宝怎么会突然变成“坏宝宝”了呢?在育儿方面,许多孩子的“毛病”实际上并不是毛病,而仅仅是宝妈的无知和误解,尤其是以下这5种在宝妈看来很“烦人”的行为,实际上,正说明宝宝在变得更加聪明呢。
宝宝有这5种行为,暗示正在变聪明
1、吃手并不是坏习惯,是宝宝重要的“学习”机会
宝宝吃手是妈妈们特别疑虑的一点,总觉得那不卫生,也时常会担心“婴儿吃手是不安和有压力的表现”。
但事实上,宝宝小时候的吃手、吮吸手指行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吃手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是刺激大脑发育和安定自我情绪的必要行为。2岁以后的吃手才需要干预。
要知道宝宝出生认识这个世界,就是靠各种感觉器官。最开始因为手的能力还没有发展,所以他最早能控制的就只是嘴唇和舌头,他们用嘴巴感知自己身边事物的形状,所以就把最容易放到嘴里的手作为探索行动的对象了。
除了探索,吃手也有另一个我无数次提及过的功效:自我安抚。所以你会发现,如果宝宝小时候饿了,我们没有及时喂奶,这个时候你把小手指塞进他嘴里,他就立马不哭了。
如果没人陪他玩,我们都在忙,他哭了,你把他的小手往嘴里一塞,他就立马不哭了;睡觉前,他吮吸手指也总是特别来劲,你把手从他嘴里抽出,他猛哭,然后再怎么也睡不着。
所以十个月前,吮吸手指爸妈都别太介意。这是他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能让他派遣寂寞和无聊,也能帮他平静情绪。
当然如果蛮大了孩子还在吃手,那就要介入了,这会儿可能是因为宝宝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可能他太没有安全感了。
2、谁说“认生”就是性格内向,明明是智力在发展
有妈妈经常会说,之前宝宝还挺好的,谁抱都没事。最近突然只要我抱他了,别人一抱就大哭,搞得其他的人都好尴尬,他到底怎么了?那是因为他变聪明了,开始会区分爸妈等亲近的人与外人的面孔啦。
科学研究表明,宝宝认生是从6个月左右开始的,这是婴儿智力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所以爸妈们别老怪宝宝内向、认为认生是不好的现象,因为这个担心孩子长大后性格孤僻、缺乏社交能力,那真的没半毛钱关系。过2-3个月,这样的认生会逐渐消失。当然认生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一点变化也没有,有些反差会比较大。
请记住,这个阶段,如果宝宝总是希望爸妈抱,那就满足他吧。给足安全感,而不是让他觉得恐惧和不安,那才是让宝宝大脑成长最好的良药。
3、撕纸、扔东西等恶作剧不是坏行为,而是促进大脑快速发育的动力
过了一周岁,宝宝们的恶作剧越来越多,他们总是会各种捣乱。这个时候的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再加上爬行和学步都逐渐熟练起来。想要接近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比之前容易多了,所以这就更加激发了他们旺盛的好奇心。
而好奇心正是宝宝大脑快速发育的原动力。对周围的各种刺激都贪婪地接受,为了确认而进行探索接触并期待结果的探究精神,对于他们的成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调皮捣蛋的行为,我们不要看成不良行为而严厉禁止,而是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恶作剧变成促进大脑发育的正确游戏方式。
4、宝宝“自言自语”,是他开始自我思考呢
过了1岁半之后,宝宝经常会自言自语。有一阵,我儿子在进入梦乡前,总会躺在床上叽里呱啦说很多。很多妈妈都觉得这好玩,或者会跟孩子说,睡觉了,别吵了,安静。
其实这是他们自主思考的开端哦。你想,我们也时常会进行自我对话。比如最近天热太阳大,我就会在心里想,要不要拿遮阳伞?拿吧,但是要抱儿子,大包小包也折腾。要不拿吧,暴晒下来人要黑,太热也真的受不了。
宝宝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是在思考。只是他还没有学会这种没有发出声音的内部语言,不会沉默思考,所以只好出声思考啦。
我有时候见他自言自语,就觉得很可爱,太有意思了。比如和隔壁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儿子总会自己叨叨几句;和我一起出门散步,也会突然自己和自己说上几句……他们的自言自语是在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表明他开始控制自己的行为,好神奇有没有?
所以他们自言自语时,请不要轻易搭话,这可能会打断他们的思考哦,你可以静静聆听,有些话会让你大笑,有些话虽然支离破碎,但是,当妈的是有神奇功能的,多少能猜到他在讲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他的思想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
5、撒谎有时是聪明的表现,因为假装是需要智慧的
之前在摔东西、胆子小、撒谎……宝宝究竟怎么了?一文中,我也提到过宝宝两岁左右就会“说谎”了。这个阶段的撒谎,爸妈真的别太紧张。
两岁左右的他们,想象力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却又难以分清想象与现实的区别,所以很容易把想象出来的东西当成现实来表述,于是有了所谓的说谎行为。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统计,一般从两岁多开始学会说谎,到小学二三年级时,孩子们的说谎达到巅峰。所以,说谎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过程,能够把假的说得跟真的一样活灵活现,那么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容小觑。
发现孩子的这5个行为,别盲目纠正,正确引导让孩子更聪明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教育孩子更是一条漫漫取经路。
父母在发现孩子一些不良习惯的时候,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经验、固定思维、情绪就在最开始的时候定下不好的结论,而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语言、动作、形态,分析孩子出现这种习惯的原因,试图从其他的角度去对待和理解孩子。
如果发现自家宝宝有这些特点,那说明孩子智商高,父母应该正确引导,进一步激活孩子的大脑。
想要让宝宝的高智商优势保持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强化正向行为,以及让大脑接受科学合理的训练。前者比较简单,效果却不是很好,后者效果很棒,操作起来却比较困难,而且大多数宝宝都会对训练产生反感。要想解决这个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于乐”,给宝宝提供一些有意思,能够促进大脑发育的玩具,比如市面上流行的“积木”类玩具,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宝妈不但可以让宝宝自己搭建,还可以带着他一起搭,这样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能让宝宝的大脑更好地发育。小编在此强烈推荐这套磁力棒积木,DIY创建不限制孩子的思维,有利于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帮助孩子认知色彩和空间造型,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磁力棒,又叫磁性棒。便宜好用,灵活多变,可以说是一款磁性积木,有着极高的自由度,可以任由宝宝想象力发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组合。颜值高,搭出几十种造型,激发宝宝想象力磁力棒颜值非常高,色彩鲜艳柔和,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颜色,还能提高孩子对色彩的兴趣与敏感度,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一盒积木,能拼搭出几十种造型(相比传统积木,能少买四、五盒积木呐)。磁力棒玩具任意连接的设计,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由发挥和想象力,在玩的过程中强化孩子的扩散性思考能力,还能让孩子从中学到自我独立思考能力。不同形状和不同长度的磁力棒,能够让孩子从游戏中了解形状的概念,还可以强化孩子认真的思考能力,进行简单数学启蒙。孩子在搭建的过程中,还能增加对数量、平衡、配色、排序等理论的概念,为之后的系统学习打下基础。有磁力、锻炼手眼协调,促进孩子的右脑发育强化孩子的肢体能力。孩子玩磁力棒玩具时,能够将其进行分解和组装,有助于孩子的手眼协调和观察能力。促进孩子的右脑发育。磁力棒玩具能够进行任意连接,能够激发孩子左脑的发育,和孩子右脑的艺术创作智能。超强磁力,不倾倒,宝宝安心叠高高市面上的磁力玩具,大都徒有虚名。这款磁力积木采用强力磁铁,无缝对接易拼接,轻松提起不易掉落,父母都省了整理积木的时间,是不是超级棒!安全无毒,呵护宝宝细嫩肌肤大部分的磁力积木,是在木头上钻孔(放入磁铁),再刷漆。不仅影响外观质感、手感,还极易掉漆。磁力棒本身采用ABS塑料材质,内嵌磁铁、外包TPE材质,安全环保的原材料能放心地让孩子们玩。随手一搜,好评如潮。磁力球有鸡蛋大小,不用担心宝宝误吞哦~当然任何玩具有大人陪伴在旁都会更放心哦~进行更亲密的亲子互动,共同成长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游戏并不只是孩子自己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家长尤其是父母的一起参与。高效的陪伴,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眼神,时刻让孩子感受到爱!而亲子间的爱,就是放下手机,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说很多很多的“废话”,一起做很多很多游戏……家长们和孩子一起玩,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童年!磁力棒是一款大人小孩都爱玩的玩具,不仅能帮助孩子启迪智慧,还能在亲子陪玩中帮助家长找回童真和乐趣!爸妈们可以告诉孩子更多的知识,例如让他们通过积木搭建,感受“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的磁性科学原理。不同的玩具,带给孩子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经过测试发现,玩了一段时间磁力棒后,孩子的思维发展、创造力以及社交能力都得到极为显著的提升!它是不可多得的玩具!今天小店做活动,惊喜促销价最低只要89.9元起,有需要的家长可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