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某个「朋友」出去吃饭,点菜时我没仔细看价钱,吃完后,这位「朋友」主动说要去付账,回来后,跟我说我的餐XX元,我吓了一跳,想说怎么这么贵,但还是掏钱给了他。
回家后,我越想越不对,于是上网查那家餐厅的菜单,结果惊悚发现,这位「朋友」竟然多拿了我几乎一倍的钱。
我传讯息质问他,没想到他死不认错,竟还胡乱扯说:「大家都说你很小气。」企图把错转嫁到我身上,这句话,就是逻辑谬误上经典的「红鲱鱼」(RedHerring)——不谈论当下的问题本身,而是透过其他不相干的话题去模糊与转移注意力。
以前我超讨厌这种「红鲱鱼」PUA行为,但最近有人跟我说,他提取了「红鲱鱼」精髓,转而用来帮助自己抓出生活中的「病态自恋控制狂」,听了让我觉得超受用。
爱嫉妒、控制欲强、搞破坏??
和自恋型人格相处过的人,都懂水深火热的滋味
生活里,和自恋型人格近距离生活过的人,往往水深火热,九死一生。
自恋型人格控制欲极强,爱忌妒,而且非常自以为是,和这种人不熟时,你可能还会觉得他很有自信与魅力,但他实际上却在一步步将你收进他的操控陷阱中,等你对他产生了好感、信任与依赖,他便会开始变脸。
自恋型人格最厉害的,就是通过技巧性的贬低、挑拨离间和情绪性破坏,让你的世界观崩塌,对自己产生强烈怀疑,从而落入他的精神控制。
只是,普通人偶尔也会有嫉妒心、情绪化发言和想控制彼此的暗黑渴望,要怎么确认一个人的负面行为还处在「可理解可教化」范围,还是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
「红鲱鱼」测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有用的线索。
故意丢出不相干、不正确的讯息
测试看看对方会有什么反应
「红鲱鱼谬误」,就是用一个不相干的事情,把注意力从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转移掉。
如果你想要测试身边人是不是有病态的自恋人格,你可以把「红鲱鱼谬误」的原理转为己用——故意丢出一些不相干、不正确的事情,去测试对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例如,你可以编造一个大好的机会,例如最近有个新工作的面试机会、遇到了某个贵人、受邀参加某个大活动等等,然后观察对方是否会想方设法阻挠你、破坏你的心情与期待、一个劲地表达强烈负面意见,或是做出一些故意破坏的行为等。
任何新的、好的转变与机会,看在控制者眼中,都是你「脱离他控制」或「威胁到他地位」的潜在因子。他不会真心为你开心,只会想尽办法把你关在他的控制之下。
我对一位怀疑有问题的「朋友」进行「红鲱鱼测试」
结果让我毛骨悚然
另外,你也可以故意编造一个恐惧或不安全感,例如你可以骗对方,你很担心最近皮肤好像变差了,然后看看对方会有什么反应。
控制者最善于捕捉他人的不安全感与缺点,然后利用这些「脆弱点」来攻击你。
有一次,我真的就故意这样对一个我怀疑有问题的「朋友」说,「我觉得我最近皮肤状态好像不太好耶」,结果那阵子聊天,这位「朋友」真的有事没事就会对我的皮肤状态抛出不请自来的负面意见,例如有时候话说到一半,她会突然盯着我的脸说「欸,妳最近气色真的非常差耶」,或是「妳等下要不要戴个口罩?看起来比较有精神」等。
但那阵子其实我的状态满好的,身边人也都不约而注意到并称赞我的肤况,因此对于这位「朋友」的睁眼说瞎话,以及「红鲱鱼测试」的成功,我其实感到非常毛骨悚然。
「红鲱鱼测试」,虽然不是绝对的真理,但它确实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一个人。
就像你想测试一个朋友口风紧不紧,就可以故意透露一个小秘密或小八卦给他,看不久后会不会在朋友圈里传开来一样,「红鲱鱼测试」也是一个自己放线、默默收网的识人技巧,多测试几次,如果屡试不爽,或许就是时候拉起警戒线,策划逃生路线了。
#自恋型控制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