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巧绘秀美乡村新画卷
本报讯(通讯员李梅
门丛硕
梁梦勋)盛夏时节,走进固安县屈家营村,犹如步入一幅美丽的画卷: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徽派农家庭院坐落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两旁,一条条整洁宽敞的水泥路连村入户,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整洁漂亮,墙壁上一幅幅体现“古乐之乡”传统文化的墙体彩绘,形成了一道道亮丽风景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让这个古老村落焕发出靓丽动人的容颜,彰显现代农村的新面貌。
自今年4月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固安乡村环境旧貌换新颜,大多数村庄经过整治后,基本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目标。
作为廊坊市唯一的省级试点县,固安县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按照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的要求,坚持绿色优先,坚持科学规划,以文化村、产业村、特色村为点,以公路、铁路、河渠为线,力求点上有亮点、线上连成片,全力打造良好的农村环境。同时,为了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特色,克服“千村一面”的倾向,深入挖掘村街自然地理、历史名人、文化风俗、产业特色等特点,聘请中央美院、河北信达等知名规划设计院,为村街编制改造提升规划。
城乡四化是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四清四化”工作取得实效,该县成立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并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街帮扶制度。同时,他们通过农村大喇叭、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宣传形式,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人参与活动建设、户户开展清理行动的良好氛围。为破解垃圾处理的困局,固安县探索出一套垃圾“四化”处理模式。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实行“易变质沤肥还田、不可回收就近处理、可回收资源利用、有*有害定点处置”。对于生活污水,采取散居户“沼气池-还田利用”、“沼气池-人工湿地-净化达标排放”两种方式处理,彻底扭转以往农村“污水靠蒸发的现象”。为破解资金问题,除县财*计划投入十亿元专项资金外,还通过吸引企业家出资、整合涉农资金、村级组织自筹等方式筹措资金,集中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确保干净、彻底、漂亮的打好这场攻坚战。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投资1.2亿元,新建改进公路51公里,新修危桥4座,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2座,建设垃圾池1186座;安装果皮箱1188个,购置垃圾压缩运输车28辆,配备清扫保洁三轮925辆,栽种花草44521平方米,粉刷墙体40271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