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彩高科三季度业绩变脸
受彩管全行业亏损拖累 安彩高科三季度业绩变脸
□
李少林
安彩高科(600207)今日公告,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加之原材料、动力、运输价格的高位运行、人民币汇率调整和公司2号、6号屏炉相继停炉大修,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预测,预计第三季度亏损8000万元。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5亿元,净利润7086万元。短短的三个月内,公司就由上半年盈利7086万元转为第三季度预亏8000万元,是什么原因导致公司利润出现如此大的落差呢?
屏炉大修影响收入
安彩高科公告认为,公司2号和6号屏炉相继停炉大修对公司营业收入造成巨大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彩玻三厂6号屏炉自1998年3月点火已运行86个月,按照国际同行业惯例正常使用时间为72个月,目前该炉已超过使用年限,公司决定于5月15日起对该炉进行停产大修。公司预计本次大修费用需要投入约6350万元,时间需要3个月,该炉的停产大修估计影响公司玻壳销售收入约1.68亿元。
9月6日,安彩高科又公告,公司彩玻一厂2号屏炉已运行104个月,按照国际同行业惯例正常使用时间为72个月,目前该炉已超过使用年限,折旧已计提完毕,公司按计划于9月5日起对该炉进行停产大修。预计本次大修费用需要投入约6353万元,时间需要3个月。维修完成之后,该炉可以继续投产。该炉的停产大修估计影响玻壳销售收入约1.5亿元。
据此估算,两处屏炉大修,预计影响公司玻壳收入3.18亿元,这无疑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号屏炉大修工程已于7月17日完工,而6号屏炉大修从9月5日开始,两处屏炉大修时期并没有集中在第三季度,对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的影响仍有待评估。
行业亏损传导效应显现
业内人士认为,安彩高科由年中盈利7086万元到第三季度预亏8000万元是彩管行业受平板电视冲击,带来整个行业业绩下滑的又一例证。只不过身为玻壳企业的安彩高科受到的冲击因存在一个传导过程,亏损要比彩管企业来得迟一些。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包括广电电子(600602)、深赛格(000058)、彩虹股份(600707)在内的彩管制造企业同时报亏,这是历史上彩管企业首次陷入全行业亏损境地。广电电子上半年亏损1.36亿元,深赛格亏损472万元,而彩虹股份亏损3580万元。
对于亏损原因,广电电子解释说,今年彩管行业受彩电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出现了需求减少、库存增加、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局面。
其中受彩电结构调整的影响就是指平板电视市场启动,国内彩电整机企业纷纷将产品生产重点放在等离子、液晶电视上面,而调整或者减少CRT彩电的生产。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电子商会公布的《2005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研究第二季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平板电视总销量已达74.1万台。预计第三季度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规模将超过50万台,而全年国内平板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185万台,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平板电视的市场销售已经超过了传统的CRT彩电。而在全球市场,根据市场调查机构Displa y S e a r c h 的报告显示,2005年第二季度,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出货量年增长率高达148%和89%。而按照出货数量统计,CRT电视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第四季度的92%,已下降到今年第二季度的84%。
与此同时,国内的彩管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资料显示,2004年,国内彩管企业彩虹集团投资20多个亿用于产能扩充和技术改造;而汤姆逊、三星等国际企业纷纷关闭欧美的彩管生产线将其转移到中国大陆。尽管随后汤姆逊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但中国彩管生产能力已经达到全球市场的70%左右。而在彩管的上游环节——玻壳、阴罩、偏转线圈的产能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80%左右,特别是玻壳生产能力已经占到全球的90%。
在市场需求萎缩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夹击之下,彩管产业生产链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这就导致整个彩管行业的利润空间减缩,这个减缩过程往往从彩电整机企业向彩管企业传递,最终传导至上游的玻壳生产企业,从而导致玻壳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比如,以29英寸产品价格为例,2003年每只价格为380元,2004年下降到260元左右,2005年继续下降5%。同时,原材料价格继续维持高位,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资料显示,安彩高科产品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4.19%下降到今年中期的24.42%。
未来取决于是否转型成功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长73.05%,而国内市场出现0.78%的下滑,在全球玻壳产能向中国集中的背景下,公司未来的增长点应该在海外出口市场。但进行产品转型从而抓住平板电视带来的机遇则是公司未来的希望所在。
事实上,公司正在进行产品转型的努力。资料显示,公司已经在计划投产TFT-LC D 玻璃基板项目。同时,公司正在进行技术改造,生产16:9和超薄型彩管用玻壳。如果公司能够转型成功,亏损的阵痛应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