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性格测试受到广大的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聘用人员流程上都增加了性格测试这一环节,不少应聘者吐槽,好不容易通过了笔试和面试,结果在性格测试上被淘汰了,“测评结果显示我忧虑指数不适合这份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决定录取的标准已经从上百道专业的“职业测试”转变为“性格测试”即拥有一票否决权,但在许多人看来,这并没有太多的实质作用,真正确定职业方向、奠定职业能力基础的是一次次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企业选拔的目的是借助测量工具来预测候选人未来的绩效,站在企业的角度,能否为企业带来可靠的收益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选拔工具的关键是信度和效度,信度低的选拔工具测出来的结果弊大于利,而信度是效度的上限,信度低效度一定低,信度高也不等于效度高。在选拔工具方面,面试和性格测试是不一样的,大部分性格测试的信度都很低,包括比较靠谱的大五,其他的比如MBTI,DISC等就更低了。
性格测试还有一个问题是参加者在回答的时候容易造假,因为测试题目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不需要通过计算等方式去思考。其实在性格测试上,大部分人知道选择什么答案能让测试结果更加完美,为了被录用,参加测试的人员可以投其所好,迎合企业录取人员意向,在测试时选择能让自己表现更完美的答案即可。若企业选人时在性格方面有所考量的话,可以选择信度较高的大五作为选拔的参考,但不建议作为主要指标之一。
对企业而言,真正考核一个人最好的时期是在试用期。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工作情况能看到应聘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更加准确的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岗位要求,更好为企业选择更加合适的人才。
来源/作者:占宇萱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