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快到入园的年龄了,有一天朋友问起来“你女儿现在认字了吗?英语的词汇量现在有多少了呢?”而妈妈群里的许多妈妈,也会传授各种心得,关于几岁应该学什么,入园需要什么标准,还有幼升小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学校里也有各种标准,老师会给出平均分,如果低于平均分就会觉得自己拖后腿了。这些平均的标准都是怎么来的呢?这样的标准真的还适用于这个时代吗?
《平均的终结》里指出来,平均化的思维已经深入人心了,可是在现代科学来看,人是很复杂的存在,根本没法被平均,而这些平均标准只适用于群体的参照,根本不能用于个人,父母需要在这个崇尚标准化的时代,帮助孩子发展个性,才能脱颖而出。
什么是平均思维
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开始大规模统计数据,在数据暴增的情况下,阿道夫·凯特勒借助天文学家取平均值的理念,开启了用定量分析研究社会问题的时代,还用大数据算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平均人”,还发明了所谓的“身高体重BMI指数”,人们都以平均为美。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在这个基础上,衍生了另一种态度:平均不值得追求,应该追求高于平均。他发明了统计学的“相关性”概念,甚至认为人的很多特性都是和智力正相关的。
凯特勒的信徒泰勒在“平均人”的思想基础上,发明了管理工人的“泰勒制”,核心思想就是标准化,不要求做得多也不要求多快,只要求在标准时间内完成标准工作量。平均人在工业界的影响也影响到了教育界,美国普及了高中教育,目标就是为了给泰勒制工厂提供标准人工人。
平均思维会带来哪些思维误区?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容易用“单一维度思维”来评价孩子
考试结束后,学校总会给出一个平均分,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总成绩的平均分,而父母也都是通过这个标准来判断孩子学习的好坏,分数成了评价孩子的单一指标。
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在自己的一本书中,重新定义了个性:一个人的独特性和个人价值由他与平均水平的差距而定。
桑代克认为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围绕平均水平而进行标准化,甚至编写了各个科目的标准化考试,造成的结果就是现在孩子们还在被平均成绩定义,这就是“单一维度思维”的误区。
2.容易用“本质主义思维”来标签孩子
全世界非常知名的性格分类法“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也叫MBTI分类法,这套分类法基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将人的性格分成了16个种类。
很多企业都用它作为招聘员工的参考指标,这种测试分数将人划分为不同的性格特质很受人欢迎,其实是满足了自己内心的信念,我们会倾向于认为一个人本质上是什么样的性格,而这种性格特质不管什么时候都会表现出来,这样的观点被称为“本质主义思维”。
举个例子,星座分类里认为,金牛座的人忠厚、有耐心、有毅力,慷慨大方而且甚至有浪漫的一面,但他们有时会变得极为固执,贪图享乐,有些懒惰的倾向。估计每个金牛座的都会在里面找到自己认同的点,由于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的存在,一旦接受了某一观点,即便原本不是这样的人,也有可能被影响。
“巴纳姆效应”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一种本质主义思维,父母给孩子贴上各种性格标签,也是落入了这种思维陷阱里。
3.容易用“规范化思维”来划定孩子的成长过程
朋友孩子会坐后不喜欢爬行,把她放地上也拒绝练习爬行,她很焦虑,因为这和孩子成长进度表不符合了,因为成长表里指出了每个阶段孩子应该学会的行为。后来这孩子也没怎么练习爬行,也很自然地学会了走路。这其实就是她不自觉陷入“规范化思维”的表现。
规范化思维认为正确的途径就是普通人遵循的途径,比如我们信赖的儿科医生和科学家的话,相信婴儿走路、说话、阅读等行为都是按照标准时间进行的。甚至几年级该学什么样的课程,学校都是统一划分好的,一切都是在规范中。
成长进度表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很熟悉,这是医学界里的权威人士根据大量的儿童行为样本,计算出了儿童发育历程中的标志性行为出现的平均年龄。然而,年就有一位女科学家卡伦·阿道夫的研究早就推翻了这一论断。她研究了28个婴儿从爬行到行走的情况,通过数据发现,这些婴儿遵循的发展途径至少有25种,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独特的运动模式,且所有人最终都学会了走路。
如何突破“平均思维”限制,让孩子个性成长
托德·罗斯在长期的个体科学研究中,得出了关于个性的三个特征:锯齿原则、情境原则和途径原则,根据这三个原则,我提炼了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更加个性地成长。
1.找到孩子优势并发展-锯齿原则
最负责任、最具挑战性,并且就忠实于自我而言的最高贵之事,就是直面隐藏在你天性中的优势,并充分发挥它。——马库斯·白金汉
心理学的多项研究表明了,人类个体不光身体数据,连心智才能都是呈“锯齿状”的,他们都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必须由多个维度组成;第二,这些维度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很弱。所以用智商分数这种一维的数字描述一个人的心智是不科学的,通过锯齿原则我们应该从以前的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