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如何填报志愿,一如既往地成为困扰考生和家长的一大难题。
考生:看着那么多专业,我眼睛都花了,不知道这些专业都学些什么,以后毕业又能做些什么,更谈不上喜不喜欢哪个专业了。
考生家长:孩子填志愿,我们更焦心,既希望尊重他的意愿,又怕他不了解,填了个冷门专业,以后工作都不好找,我们也很难啊!
其实,专业本身是不分好坏的,关键要看适不适合自己。如果选对了适合自己的专业,学起来也会动力十足,而如果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即便大家都说这个专业好,作为本人,学习起来也是很痛苦的。不信,大家可以看看过来人的感受。
往届考生:高考填志愿时,因为自己不清楚到底喜欢什么专业,就听从父母的建议,填报了很热门的金融专业,上大学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很高,但我不喜欢数学,学起来十分痛苦。
那么要怎样填报适合自己的志愿呢?
要填报适合自己的高考志愿,关键在于职业生涯规划!而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认识自我六招法
第一招,自问法
慢下来,静下心,反省自己高中三年的成长历程。
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干什么?优势在哪?职业规划、家庭背景、自己能力水平是个什么情况?
②我的高考分数哪科考的好?我的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这样做的好处是,问清自己,拒绝迷茫,利于筛选有价值信息,做到有的放矢。
这,解决“我想”的问题。
第二招,测评法
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应该测评一次,这不仅能反映你的内心,也能反映出你的性格优势和弱势,从而扬长避短。
「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大家一定要测一下,测试后会有测评报告,
提醒一句,任何测试给出你的测试报告,都不是圣旨,其目的就是让你清晰地认识自己,测试报告仅供参考,影响你决策的还有诸多因素,比如行业发展趋势、家庭经济条件、亲人支持度(家庭是你发展的最坚强的后盾)、政策导向等等。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这个测评是历经时间考验的,非常适合高中生,能遵循自己内心,更清醒认识自己,能为你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第三招,他问法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问家人和朋友,在他们眼中,你最特别最鲜明的特长优点在哪?是什么?
问你的老师,在最熟悉你学习状况的他们眼中,你的学习办法要从哪里改进?你的学习习惯要做出怎样的改变?你的心态要怎样调整到最佳?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以更多元化、更客观的角度,描述自己没有发现过的天赋和优点,帮助你做出更准确地判断。
第四招,对标法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崇拜的人吧。玩英雄联盟的有职业选手,喜欢听歌的有音乐达人,你来文章寻求帮助或者获取资源,那有没有几个最喜欢的博主。你最喜欢他们的什么?是哪个点?分析他们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了,为啥他们能让你喜欢。
整合这些点,立足你的理想,倒推,要想达到他们的成就或者状态,我需要做什么,学习哪些。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这是别人验证过的可行的路,瓶颈期对标他,有一个可看齐的目标的时候,你持续前行的动力也就来了。
第五招,事件成就法
找张纸,回想一下自己曾经做过最有成就感的事,涂鸦式的写出来,要全部哦。
回想当时的情况。你的目标是什么,采取了哪些行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怎么解决的,是我的那种能力或者特长解决了这个问题,面对困境心态是怎样的,最后的结果你满意度是多少,最得意的点是哪。
一点一点地分析,得到你的解。
第六招,执行大法
制定志愿填报纲领—求学和职业规划
好了,经过以上对自我的认知,明确了你的主角儿地位之后,学会了“自问、测评、他问、对标和成就事件”五招之后,你的理想、你能干什么、你愿意干什么和你能不能行,都比较清楚了。
2、了解学校和专业
1、了解学校的办学层次
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学校的生源质量、财政经费、毕业去向等息息相关。因此,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层次,如:是否为部属、省属院校?是否为C9、、高校?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学校?
2.了解学校的学科专业
在填报志愿,特别是填报专业志愿时,考生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