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测试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晒太阳的坏处
TUhjnbcbe - 2024/6/8 3:39:00

太阳是生命的源头,多晒太阳好处多多。反之,不晒太阳,坏处不少。本文从中医来分析晒太阳。

人活着,即是一团阳气。人要健康,就要让阳气健旺起来。由此说,人需要阳气,阳气从何处来?从太阳来。晒太阳能接天之阳气,能让人阳气宣畅,能让人生命活力增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太阳是万类生命之源,生命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太阳。

一、冬天一定要多晒太阳

冬三月,北半球白天太短,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冬天昼短夜长,日照减少,民间有“冬阳贵如金”之说,需要主动晒晒太阳,以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冬天晒太阳,好处多多,不仅可以享受温煦的阳光,既让人周身舒适,心旷神怡,还能补阳,促进气血流通,平衡营卫,调和情绪,对身体大有裨益。可以说,冬天晒太阳,相当于最天然的保健品,无论男女老幼皆适宜。

太阳为生命之本,入冬之后阳气闭藏,天地之间阴盛而阳衰,因此,冬天要多晒太阳才有利于壮人阳气,温通经脉。古人亦重视冬天晒太阳,认为可以除湿止寒,辟舒经络,以体曝之,则血合而病去。

《列子》讲一故事,言昔时宋国有某田夫,无衣过冬而自曝于日,感觉极为舒服,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

记得小时在村中,冬天农闲时节村民多喜聚在南墙根底下聊天、晒太阳,我亦凑在里面,感觉很舒服。白居易有诗云:“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现在想想,都觉甚是舒服。

冬三月,天地之间阴盛极而阳已衰,在人体则易受寒而诸痛发作,在精神则易心火不旺而抑郁。幸好冬天还有太阳,太阳是生命的源头,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都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太阳而存在。因此,经常晒太阳可以祛寒逐阴,可以通畅阳气,尤其是在严冬时节,若逢晴好的天气不妨多晒太阳。

二、不晒太阳的坏处

晒太阳好不好?在炎夏若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给皮肤带来伤害,当然不好。但没有晒够太阳也会影响健康。今时正逢新冠疫情流行期间,不少人就理所当然地忽视了我们的身体对自然光照的需求。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年文章中指出,没有接触到足够的阳光会给身体带来五大负面影响。以下从中医角度来详细分析。

(一)感到沮丧,甚至抑郁

低落的情绪常常与缺乏光照有关,因为光照不足会导致大脑中血清素水平的降低。血清素即五羟色胺,它能让我们形成快乐和幸福的感觉,所以多晒晒太阳,你的性格也许就会变得更加阳光明媚。

从中医来分析,晒太阳可以宣畅心阳。而心主神明,心含君火,心阳宣畅,则君火明亮,就不会出现沮丧、抑郁等精神症状。

生活中常见不少人入冬后会像动物冬眠一样出现没精打采、容易疲倦,甚至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心慌等不适,这是抑郁症征兆。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适症状,源于冬天寒冷,不少人喜欢闷在屋内,导致晒太阳太少。

北欧国家如瑞典、芬兰、挪威冬天的日照时间很短,阳气敛而不升,这些国家在冬季时抑郁症发病率明显升高。再观察地球上近赤道的一些国家,其抑郁症的发病率则明显很低。高纬度地区的居民抑郁发病率极高,与晒太阳太少有正相关,因为机体阳气不能升发,导致君火不明;而近赤道居住的人更多快乐,亦与阳光充足有关。

再者,性格内向、敏感、感情脆弱的人,以及长期室内工作、极少户外运动的人往往容易出现沮丧或抑郁,这与少晒太阳,导致人体心阳不旺有相关性。

建议一年四时都不要离开太阳。特别是冬天,当趁晴好天气走到户外,多晒太阳,或登山,或逛公园,这样有利于阳气宣畅。

我在微博里明确地提出:多晒太阳可预防抑郁。有人问,高纬度寒冷地区阳光虽然充足,但基本没有热力,晒不暖和,这样有效不?——我认为有效。太阳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有热量,还是光明。从中医来看,热量相当于相火,而光明则是君火。相火能温运阳气,宣通气血,而君火则需明亮,能使阴霾消散,心神和畅,自然不会抑郁。

(二)骨头疼痛,关节不适

晒太阳时间过短将会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产生类似关节炎或纤维性肌肉综合症(慢性肌肉疼痛和疲劳)的症状。骨骼健康之所以与阳光有关,是因为维生素D的缺乏将会打断构建骨骼的生理代谢过程。尤其是秋冬季节,大家往往不愿意花时间在户外活动上,因此导致的日照时间不足,会造成肌肉以及骨骼的酸痛。

从中医来分析,疼痛源于气血不和,不通则痛。而肾主骨,骨头疼痛源于肾气不宣畅,导致骨内的气血不通。怎么办?晒太阳即是宣畅骨内气血的一个方法。

有的人长年居住的房子偏于阴暗,甚至整年阳光都晒不到屋子里,这样的房子不利于养阳,居住久了容易患三阴病症。尤其是冬天,若久久不能晒晒太阳,就容易罹患关节肌肉疼痛。

一年四时,我们往往在冬天晒太阳最少,而冬天寒冷,应于肾,冬天最容易导致骨头疼痛。建议在冬天里每逢晴好的日子,多多地晒太阳,这样不断可有效地预防骨头疼痛,而且还是一件极享受的事情。

最好是没有杂事牵挂,静静地呆在阳光底下,闭着眼睛,专心享受阳光的温暖。

古人称晒太阳为“负暄”,“暄”意为太阳的温暖。后背太阳经为人身之藩篱,兼有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后背若得太阳的温暖,则气血和通,脏腑和调,既健康又舒服,还能预防骨头疼痛和关节不适。冬天晒太阳的好处甚多,可谓一举多得,实在是无上的妙法,远较寻医问药更高明。

(三)身体变胖,容易患病

阳光除了能够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外,还能促进体内一氧化氮的释放,使新陈代谢顺利进行,并避免暴饮暴食。发表在《糖尿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适度暴露于紫外线下可减慢体重增长并抵御糖尿病;另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也证实了体重增加可能是由于缺乏阳光,但健康的日照时间和日照强度范围,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后才能确定。

从中医来分析,肥胖源于阳虚,包括脾阳虚或肾阳虚。阳主气化,气化旺盛则痰浊水饮不能积滞于皮下,人就不会肥胖。反之,若阳虚而气化不利,痰浊水饮容易积滞于皮下,即会导致肥胖。俗话说:十个胖人九个虚。如何防治肥胖呢?当然是扶阳补虚。

太阳是阳气的源头,晒太阳即是最方便的扶阳养阳方法。多晒太阳,能振兴一身五脏六腑之阳,阳气健旺,则气化有力,既可减肥,亦可预防肥胖。

今时为什么胖人越来越多?我分析其原因,除了运动太少、暴饮暴食之外,如今在都市生活的绝大部分人,晒太阳的时间是远远不达标的,由此导致的问题是:身体阳气不足,气化无力,容易肥胖。而且,伴随有精力不足,四肢易凉,而且容易忧郁不安。

反之,如果多晒太阳,使阳气健旺,不但精神足,四肢暖,充满朝气和活力,而且,可有效预防肥胖。

有研究表明:中国的肥胖人群由北向南呈逐步收紧分布,北方胖子偏多,南方胖子较少,东北地区更是胖子的重灾区。我们观察世界各国的人群平均高度,往往越接近赤道人越矮,越向北人越高。分析其原因,晒太阳多则机体阳气向外宣通,阴浊易于排出,人易偏瘦而少胖;少晒太阳则阳气内敛,人易偏高而多胖。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若久久没有晒太阳,一旦开始晒太阳后会打几个喷嚏,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是机体排出寒邪的反应。若体内素有积寒,晒太阳可以激发机体的阳气,阳气得太阳之助则排邪有力,故能借喷嚏以排出寒邪。越是打喷嚏,越要多晒太阳。由此推之,若感冒初起之时,可主动刺激鼻腔打几个喷嚏,能迅速排邪。再者,有人喝生姜红糖水或喝热粥后打喷嚏也是这个道理。

¥5佳一粒甘蔗红糖粉烘培糕点心月子泡红糖水批发正宗手工老红糖袋装淘宝月销量¥16.98¥21.8购买

(四)睡眠变差,精神不足

如果长期处于封闭的室内,不接触一丝自然光,我们就可以摆脱昼夜节律和生物钟,但这也同时意味着你将很难进入深度睡眠,睡眠质量变差且容易失眠。此外,长期待在人造光源下或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也会导致严重的睡眠问题。

从中医来分析,不晒太阳的人容易出现失眠。反之,常晒太阳的人则不容易失眠。比如,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群往往不容易失眠,而从事室内工作的人则容易失眠。因为失眠,阳气得不到休息,就会造成精神不足。

有研究发现,在光线自然良好的办公室工作时,人的睡眠时间平均延长了37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参与者的认知测试得分亦上升了42%。两组学生的测试也发现,使用大窗户采光的班级比普通大小窗户的班级学生平均睡眠时间延长了36分钟。因为太阳是生命的源泉,多晒太阳肯定有益于睡眠。

如果已经失眠,或想预防失眠,或想提升精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多晒太阳。

现代有研究发现:阳光对人体生物钟产生影响,它提示大脑何时分泌皮质醇和血清素,使身体为一天的活动做好准备;提示何时产生褪黑激素,从而引发睡眠。缺乏阳光照射,可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睡眠质量下降等。中医认为,晒太阳能让人体阳气健旺,使人体的阳气圆运动变大变圆,阳气不但长地高,而且,降得沉,这样自然有助安眠。

而且,睡眠是阳气大归根,精神源于阳气。睡的越深,第二天阳气升发就越有力,那么人的精神就会越足。

(五)流汗增多,容易疲惫

在没有剧烈运动和室温正常的情况下,额头出汗过多是体内维生素D不足的典型表现之一。而过低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糖尿病、骨关节炎甚至癌症有关。

从中医来分析,阳加于阴谓之汗。人能出汗,源于阴阳的平衡。若汗出不止,则源于阳过度地加于阴,导致阴津不断外泄。汗为阴津,汗泄则气亦泄,汗出过多,人就容易疲惫。

什么时候会多多出汗呢?或者是炎热,通过流汗来排热;或者是运动时,通过流汗来平衡阴阳。再者,紧张或受到惊吓时也会出汗,这是通过出汗来调和营卫,平衡脏腑,使脏腑维持稳定。

若平时不热,也不运动,更不紧张,却不断出汗,这就是阴阳失去平衡了。怎么办?建议多晒太阳,通过晒太阳来平衡阴阳。因为生命即是一团阳气,而太阳是生命的源头。晒太阳可以养阳温阳通阳,阳旺则气化有力,即能生阴,由此即可使人体阴阳归于平衡。此即古贤所谓的:“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由此说,越是平时容易流汗之人,越是不可躲避太阳。

小结:

现已经进入冬天。建议冬天多晒晒太阳,既享受,又健康。太阳是我们的生命源泉。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自生。古贤反复强调:“无厌于日”、“必待日光”。俗语云“太阳是个无从宝,常晒太阳身体好。”因此说,经常晒太阳有利于健康。

俗云“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极赞晒太阳的好处。上班族每天对着电脑,少见阳光,兼且忍受工作的压力,阳气不易宣畅,体质下降,若能坚持晒太阳,有助于改善体质。

不管是治病还是养生,都不能离开阳气,而阳气源于太阳。我反复强调,要多晒太阳,因为晒太阳可以让周身阳气通畅,有益于健康。

根据美国癌症理事会的建议,每天应该有节制地暴露在正常太阳光下10至15分钟。

如今不少地方逢冬天总是雾霾不散,即使晴天也是灰蒙蒙的,晒太阳倒成了奢侈的愿望了。(董洪涛)#晒太阳#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晒太阳的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