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测试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16我们都想自我感觉良好
TUhjnbcbe - 2024/7/30 22:00:00
关爱白癜风患者公益援助活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22039760

人们追求或最大化积极的体验,避免或最小化消极的体验,这确实是“心理学最基本和永恒不变的行为法则”。这种行为的一个标志就是自我强化和自我保护,这两者都有助于保持自我概念和自尊的积极性。自我强化是提高自我观和自尊的积极性,而自我保护是防止自我观或自尊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自我威胁到处存在。即使是最有权势的人,也会遇到各种自我威胁事件,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遭到国会的弹劾动议。还有,任何人都会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由此看来,应对自我威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自我威胁是指人们知觉到、或者真切地怀疑到有关削弱或贬低自己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的事件。有大量证据表明,自我威胁至少暂时削弱了自我概念和自尊。例如,消极的绩效反馈会降低参与者对其知识才能(intellectualprowess)的观点,而消极的人际反馈会降低参与者对其亲和潜能(affiliativepotential)的观点。此外,自我威胁会削弱内隐和外显自尊。例如,被试在负面反馈或对不良人格特征的书面描述后内隐自尊较低,在负面反馈或遭拒绝后外显自尊较低。

自我威胁用具体的实例说明了自我保护动机。这种实例化概括了各种语境,例如,绩效、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组织等。自我保护动机促进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奋争来对抗威胁,目的是重建心理平静。自我保护动机引导个体避开有害事件的影响,从而修复他们的自我概念和自尊。

1.以自我保护为动机的行动

动机的自我相关过程和认知的自我相关过程并不相互排斥。相反,它们共存并紧密交织在一起。然而,至少,当一种特定的过程是为了应对自我威胁(而不是自我表扬或自我接纳)而发生的,并随后导致自我观点或自尊的积极结果,有理由断言这一过程至少部分是有动机的;当可以证明自我肯定会缓和或抵消威胁反应、随之而来的自尊提升或随之而来的自我观方面的提升时,这种断言尤其具有说服力。总之,这一过程或奋争的基础是自我保护的动机和功能,以重建自我概念和自尊。当个体管理潜在的自我威胁或应对实际的自我威胁时,自我保护的奋争往往会显现出来。下面简要回顾一下这种奋争。

1.1管理潜在的自我威胁

研究发现,人们在信息反馈的互动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渠道,例如,父母、朋友、同事和同学等,具有反馈偏好和期望的倾向,厌恶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

这种反馈偏好和期望的倾向也会影响人们使用注意力资源的方式。一般来说,参与者避免

1
查看完整版本: 16我们都想自我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