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九霄云客
所谓与生俱来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受童年经历的影响。心理学中无论哪一学派,都不会忽视童年时期对人格结构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卡伦霍妮与行为主义学派的华生达成了一致。他们都认为童年时期对人格的影响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趋近行为,一种是回避行为,还有一种是抗拒。趋近会让一个人更容易融入团队,回避会让一个人变得保守,而抗拒则会让人变得独立(这种独立并不是完全健康的基础上的)。下面的测试,运用了情感投射技术和行为分析法,能够更好的帮助你了解自己。
测试开始:
题目: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觉得谁才是孩子真正的母亲
A、A是孩子的母亲
B、B是孩子的母亲
C、A与B都不是孩子的母亲
测试结果:
A、与生俱来的性格:回避他人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后背因为处于视线之外,所以是处于危险之中的。将后背靠向自己的母亲,表明是对母亲的信任。童年时期的你,受到母亲过多的照顾,基本上满足了所有要求。而长大后的你,不太容易与他人建立安全关系,因为你内心缺乏安全感,需要长时间的相处才真正完全信任一个人。所以,你轻易不会结交陌生的人,更加在乎与老朋友的联系。这也使得你人际圈发展很慢,趋向于回避他人。
B、与生俱来的性格:亲近他人
图中小孩将后背朝向陌生人,面对自己的母亲,这样的行为一方面意味着你对陌生人有一定的信任感,另一方面表明你对于权威人士有着顺从的一面。追溯到你的童年时期,你应该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为了赢得母亲的赞赏,会努力的表现自己。长大后的你,形成了亲近他人的性格。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你会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你会依附于在各方面都比你强的人,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C、与生俱来的性格:抗拒他人
你认为真正的母亲并不在孩子身边,意味着你的童年时期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及时的帮助,从而使得你变得过早的自立。骨子里的你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凡事不想落后于人,就得拼命的努力。想要得到的东西,也不会祈求他人的帮助,一定要经过努力付出得到才可以。在你看来,与他人合作显然是一种拖累,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做事要更高效。你不喜欢向他人倾诉你的苦衷,而是无论酸甜苦辣都一个人默默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