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威马汽车自身而言,温州工厂的启动意味着威马汽车完成了从新能源智能汽车正向研发体系、智能制造体系到智能电动车服务运营体系的建设。创业是从0到1,1则是体系,有了这一体系,才可以一生万物。而伴随着首款产品EX5下线,威马的第二款车型也正在测试中,威马在这个春天正带动中国新造车运动从资本竞争向产品竞争的过渡。而消费者将是最终的评判员。
文丨AutoR智驾子不语
3月28日,相比阴霾中的北京,浙江温州殴江口的阳光灿烂如许,百花盛开。
在仅用了16个月建成的威马汽车温州智能产业园,在温州市政府和殴江管委会众多政府管理者和来自全国众多媒体人的见证下,威马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EX5缓缓出现在聚光灯下,被审视,议论,并在它的创始人沈晖激动的目光中被抚摸,视若珍宝。
这一幕本来可以有一个百年孤独式的开篇,这一刻,他想起整整8年前的3月28日。
“年3月28日,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站在他的首件独立作品面前,沈晖的眼眶中珠光闪动。“八年前的今天,是福特正式和吉利签约收购沃尔沃汽车的日子,那一天是我选的。”
10年前沈晖是吉利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汽车具体操盘人,完成了中国本土车企至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
他又说,“在整整90年前,张学良在东北中国人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辆车。相比而言,我们这款车将是帮助威马汽车走向世界冠军的开始。”
显然,他的记忆发生了一点偏差,年,宣布东北易帜的张学良只是决定改造兵工厂自我研发生产载重汽车,但第一辆车要到年才问世,那就是中国第一款国产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
但将威马汽车对标于世界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工业的纪年中,源自沈晖骨子里的自信,正如威马的本意weltmeister在德语中即是冠军一样。
这位在造车之初,即习惯于将自己的行为放在世界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工业接续者的造车狂热者,沈晖已习惯于在历史中定位于威马汽车的一切。
初始,外界,觉得可笑;渐渐,他有了追随者,渐渐他说服了政府,说服了更多的投资人。
始于年酝酿起步的威马汽车,本是新造车运动的先行者,但一度经历波折,而自年重新起步后,今天的威马汽车已经站在了这一造车热潮的头部:融资额度接近两百亿元、通过收购中顺汽车曲线获得造车资质,其提出的“”战略,一个核心架构已经建成,“STD”、“PL”两个整车平台,今天威马汽车温州制造基地正式下线了第一款量产车产品,而另一个整车平台,威马汽车黄冈项目也在年11月开工建设。
推出8款全新智能汽车的目标,EX5在昨天下线后,将在20多天后的北京国际车展公布售价,并将在年9月上市,每年超过一款新车推向市场,威马汽车正式跨过了从0到1的从无到有阶段。
作为威马首款量产车的EX5,是一款定位20万元区间的大众化高效智能电动SUV,根据威马汽车发布的具体数据,综合续航里程可达公里,在智能交互化方面,提供了许多创新体验,车窗智能交互识别系统,可旋转式智能触控大屏、动态logo等等。
与众多新造车公司从电动跑车起步不同,信奉“科技的伟在不在于’超级’而在于’普及’”的威马汽车直接从大众消费者可承受的电动SUV开始,从制造之初即追求接地气。
目前EX5的意向订单已经突破台,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透露目前每天仍保持着至台的增长。
可以说这一成绩不错。
不过,这对于设计产能20万,一期10万台产量的威马温州制造工厂而言,威马汽车立下了在明年实现10万台销量的目标。
相比于中国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达百万台的规模,销售达到10万台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
但10万台不仅是目标,在沈晖眼中,他成了新造车团队在市场中存活的及格线:“新造车团队未来只有两三年时间,如果达不到10万台的销量,将无法存活。”
这两三年就是新造车团队存活的窗口期:“目前传统车厂,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目前只是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智能电动汽车研发生产体系,没有推出相关的产品,而一旦回过神来加速推出电动汽车产品,新造车公司将面临严重的竞争压力,因此抢在传统车企智能电动车大规模上世之前取得一定的成绩站稳脚跟对新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在两三年内实现产销10万台,事实上将不仅仅意味着生存,也意味着在中国电动车市场拥有话语权。
做为在威马汽车内部具体实施这一目标的人,陆斌将之规划为5P策略,他将营销学的4P策略增加了Pace,也即节奏,共五项内容。
从Product产品、Place渠道、Price价格、Promotion推广再到Pace,稳住节奏,即是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找到合适的销售与服务渠道、取一个合适的价格,运用合适的推广方式,但不为外力所乱,保持节奏做事。
对于电动车这款产品,强调C2M,从研发到生产引入潜在客户参与,实现汽车的定制化生产。在定价上,做普通大从负担得起的车型,定价围绕在20万元这一区间;
在销售渠道上,威马固然同时考虑到了线上与线下两种销售与服务体系,但既不引入传统的4S店模式,也不照搬如特斯拉的体验店形式,威马汽车设计了有自己性格的城市智行合伙人模式作为自有渠道的补充。
目前,威马汽车将通过旗舰店、大型交付中心、服务站和服务点四种不同规模的销售渠道实现对中国市场的全面覆盖。
旗舰店将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推广建设,提供品牌与产品展示,首家店面预计9月开业;大型交付中心吸引各地汽车经销商为智行合伙人,由其负责提供销售、维修保养、充电网络建设以及分时租赁等出行服务。
更低一个层级的服务站主要负责汽车的维修保养,同样由当地汽车经销商也即威马智行合伙人提供服务,沈晖表示,城市中汽车销量每达到台车就推出一座服务站,而承担充气补胎等快修服务服的务点将与国内知名的连锁快修店合作完成。
而节奏,这与沈晖对于现今新造车企业“过度营销”批评相合,即不为竞争者干挠自己做事的节奏,实现产品有序的迭代进化。
对于电动车用户最关心的充电问题,威马汽车采取了最开放的方式,即充分利用现有国内充电网络,陆斌表示目前威马已经和中国排名前五的充电运营商进行了沟通,打通APP、开放了API接口等,威马汽车用户可以直接在合作伙伴的充电桩实现充电。
EX5作为威马汽车的第一款产品试装下线,从产品的角度说明威马汽车已建立了完整的研发生产体系,将开启威马从造车到卖车的新阶段。
但在40个月的时间内打造一款事关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产品,如何让外界信任更多的答案只能到工厂中去找。
在创业之初,沈晖即主张自建工厂:“把车子交给代工厂,我们心里不踏实,晚上睡不着觉。”而更现实的原因即在于:“落后的产能自己看不上,优质的产能又不愿意帮忙代工生产。”
威马温州工厂在年11月23日奠基,一期工程从工厂封项到生产线贯通,只用了6个月总计天。走进这座现代化工厂,绿化、道路等辅助设施尚未完全结束。
走进了总装和涂装车间,内部依然有着淡淡的“油漆未干”的味道,但整个工厂内部整洁有序,无粉尘,安静异常。
这是一座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集采世界汽车制造所长,大量应用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数据化管理系统,对标工业4.0的智能工厂。
车身生产主线自动化率达到了%,同时采用先进的在线和离线激光测量,以及三坐标测量系统,在白车身尺寸和质量控制上达到“两毫米工程”这一业内的高标准。
威马汽车还创新地运用机器视觉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协助工人解决传统制造业中的难题:针对车辆零部件错漏装的检查,威马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质量检测系统——“AI质检员”,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车辆数据,将数据传送到云端的图像识别引擎,比对后生成检验报告并实时反馈给质检员提示是否异常。
该系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不断迭代,提高质检准确度。这是AI技术在汽车工业制造的率先应用,既大大降低了工人在线的劳动强度,也可有效提高质检标准、避免人工可能存在的疏漏。
在总装车间内,智驾君看到的这是一质量检测系统是AI与AR技术的结合,这一系统在整车质检工位安装了3个摄像头,实现扫描完车身后将数据上传至云端,然后通过图片识别这类AI技术,检测车辆的轮圈、天窗、车顶踏板等配置是否符合标准。
这些数据会同步显示到工位处人类质检员配戴的微软HololensAR眼镜上,实时查看检测结果。这一技术有很强的延展性,未来喷漆、内外饰、车辆零部件、瑕疵检测等作业场景都可以应用这种检测方式。
相比传统燃油车的制造工厂主要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威马汽车制造厂还增加了电池包与塑料件生产车间,并支持全铝车身制造、自动化焊接等生产工艺。
威马工厂的数字化投入占总投入67亿元的10%,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机器人和智能化技术主要由博世、西门子、SAP、杜尔、发那科、库卡等世界领先的供应商合作提供,并前瞻性地预留出了软、硬件升级空间。
威马汽车温州工厂总指挥李国正将之称为一座“有生命的工厂”,不断变化,没有边界,拥有无穷潜力:从订单生成到排产制造,都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客制化生产。
李国正表示,威马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质量保证体系”三大核心任务的建设。作为国内新造车企业中首个自主建成投产的智能化整车工厂,也意味着威马汽车率先拉开了产品真正量产化的序幕。
而对于威马汽车自身而言,这一工厂的启动意味着威马汽车完成了从新能源智能汽车正向研发体系、智能制造体系到智能电动车服务运营体系的建设。
沈晖说:“体系无敌。”
创业是从0到1,1则是体系,有了这一体系,才可以一生万物。
在EX5下线现场,激动的不止沈晖和他的威马团队,还有温州市政府的管理者们,昨天适值温州市两会开幕,但温州市副市长和瓯江管委会众多官员依然激动地出席了这一仪式。
温州市正在经历产业转型,用沈晖的话说,温州三任市领导都有一个造车梦。而温州当地汽车产业链非常成熟,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离温州只有40公里的距离,这里距威马的上海总部距离飞机一小时飞行圈内。
政商合谐,善莫大焉。
看着EX5下线,一如望着儿子诞生,难掩兴奋与激动的沈晖说:“四年前我们认为智能电动车是中国汽车换道超车百年不遇的机会。今天来看,我们义无返顾的投入是对的,威马的小情怀切合了国家的大战略。”
在威马的投资者名单中,汇聚了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五矿资本(香港)、腾讯集团、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百度资本、百度集团等等。
天时地利俱在,团队和谐,伴随着首款产品EX5下线,威马的第二款车型也正在测试中,威马在这个春天正带动中国新造车运动从资本竞争向产品竞争的过渡。
而消费者将是最终的评判员。
[相关报道]
20万元起的威马EX5让电动车进入国民车时代?
与威马汽车合作的德国超跑Isdera什么来头?
威马造车: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
沈晖:我为什么要自建工厂造威马汽车
钟师:威马躺枪被抬进PS乌龙阵
威马汽车姗姗来迟,沈晖开启造车急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