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文
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究,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外甥开学一周数学测试只考了2分,开始听小外甥女说这件事的时候,还以为是开玩笑,后来看到试卷后,才知道真的是只有2分,很醒目的2分。
不过考试试卷不是正规试卷,而是一张试卷十道题,一道题10分,即便如此也不应该只考2分吧。
于是就询问小外甥其他同学的考试成绩,是不是都是十分以下,小外甥摇摇头,还算诚实地说:“没有,有的考三四十分。”
“那最高分多少分?”
“最高分啊……90多分。”
看来不是试卷的问题,而是小外甥的问题。
小外甥上初二,疫情期间一直在家上网课,以前成绩终生等,在家待了这几个月,成绩倒数。
我问姐姐是不是网课不适应,才会这么惨,姐姐气愤地说:“他趁着我不注意,数学题目都是直接搜题,不管三七二十一,搜到结果直接写上应付了事!”
难怪成绩会一落千丈,这个搜题软件害人不浅。
01中学生手机上三种软件是孩子学习成绩的“克星”
现在的中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疫情期间因为上网课,更是如此,一部手机真的可以毁掉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三种软件家长要监督,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下载。
1、搜题软件
现在打开电视或者其他电子产品,搜题广告到处都是,孩子们也都是通过这个途径了解的搜题软件,然后下载。
结果成绩越来越差,搜题软件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反而让孩子养成惰性思维。
惰性思维一旦养成,再想纠正难上加难,孩子一旦依赖上这种软件,就很难再自己动脑子想阶解题思路了。
2、游戏软件
很多网瘾少年,都是因为游戏。
打职业的天才游戏少年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打游戏上瘾的青少年,生活和学习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家长要督促孩子,不要让孩子在手机上下载游戏软件。
3、各种交友软件
现在的交友软件各种各样,千万不要以为这种软件就是单纯地交个朋友,其中存在很多猫腻,青少年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发育的特殊时期,对事情的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上当受骗,家长要严格把关。
4、各种视频软件
现在各种短视频软件非常流行,拍摄视频然后发到视频软件上,就有很多人观看浏览、点赞,让很多孩子上瘾。
孩子把大量时间花在刷手机、看视频、录视频的过程中,三观还可能受到观看的内容的影响,成绩一落千丈,还容易影响三观,实在是害人不浅。
02中学生有必要配备手机吗?
不过回到话题的原点,还是手机的问题,中学生有必要配备手机吗?
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说法。
小外甥其实一直没有配备手机,但是疫情期间因为上网课,不得已给他配了手机。
觉得孩子不能配备手机的家长一般是持这种态度孩子配备手机完全没有必要,手机上可以下载各种游戏软件,反而容易影响孩子的成绩。没有手机的时候,孩子也不会想着这点事,有了手机,就忍不住去拿手机,成年人尚且控制不住自己,何况是个孩子呢?
觉得孩子有必要配备手机的家长持这样一种观点青少年的性格已经基本定型,拥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给孩子配备手机,主要是方便家长联系,如果孩子因为一部手机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那么没有手机,照样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另外,这类家长觉得配备手机有利于孩子了解事实新闻,避免孩子做书呆子,现在的高考作文都是从事实新闻上取材,了解之后才可能写出有内容的文章。
03椒妈的观点
其实两种都没有错,不过椒妈还是倾向于不要给孩子配备手机,因为真的没有必要。
孩子正是学习的时期,精力就应该集中在学业上,而对于一些家长所说的,了解实事新闻,避免孩子做书呆子,想法确实不错,但是孩子拿着手机,可不是为了刷新闻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
不想孩子做书呆子,鼓励孩子培养业余兴趣爱好,希望孩子了解实事,家长多跟孩子沟通就可以了,而且沟通过程中还能输出个人的观点,了解孩子的观点,这可比让孩子自己刷手机要有效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