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仪的出现虽然因为其准确性和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被许多人诟病。但时至今日,测谎仪的应用却越来越广泛。在许多国家,测谎仪除应用在一些国防、司法、银行等要害部门外,其测试结果已成为警察部门用来判断嫌疑人是否有罪的重要依据。在美国,有35个州同意测谎结果作为庭审的辅助证据。而罗马尼亚,测谎已被司法部门认可为提供证据的合法手段。那神秘的测谎仪到底怎么测试的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测谎仪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超过20%的公司在招聘和考核员工时使用测谎仪以考察其忠诚度。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发布行政命令,对政府官员采用测谎实验。最终因为某些白宫高级官员以辞职相威胁拒绝测试才最终不了了之。实际上测谎实验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测试者对被测试人提出二十到二十五个问题。起初的问题是一些基本的,毫不带有威胁性的问题。譬如姓名、住址、学历、工作经历等。随后的问题则变得富有攻击性。譬如是否有过犯罪行为、是否盗窃过公司或部门的财物、是否有意或无意接触过自己职权外的秘密、是否知道他人这样做而没有声张等等。
早期测谎实验被测者在回答所有问题时需要坐在一个满是传感器的椅子上,呼吸、脉搏、心跳、血压、皮肤、甚至眼球变化数据等都会被传感器记录下来,有时同一个问题会被三番五次重复提问。最后,测试者会根据电脑记录的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权威专家认为,一个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测试人作出的结论准确率可达85%—95%。当然,反对者认为其准确率不会超过50%。由于测谎仪是通过检测人体一系列生理反应来得出结果的。因此被测试者某些有意或无意的比如咬舌头、指甲掐手指等动作也会使生理反应出现波动。而对于那些性格点小怕事,遇事紧张或对问题判断错误的人来说,测试结果也会受到影响。美国五角大楼曾因一件泄密案对内部人进行测试,其中某人的测谎实验三番五次都未能过关,最后在即将被定罪时真凶才被找到。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类似于电影那样在鞋中放个图钉以混过测谎实验的办法已经过时了。
虽然对于测谎仪各界褒贬不一,但在欧美国家仍有许多企业和部门在使用。对于那些赞同者来说:“测谎仪是否能够测出新员工的忠诚度可能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测谎仪有助于我们剔除那些过去有吸毒、盗窃等各种不良行为的应聘者。这种人对我们的事业没有好处。”一位跨国珠宝企业的负责人这样对外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