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视频。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健康的小知识。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开始讨论心理健康问题了。现在大家文化水平提高了,对心理问题的看法也变了,越来越多人知道,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矫情不是一回事。
尤其是抑郁症,它和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病,只是得的人相对较少,因此大家对它了解不多。
事实上,近些年抑郁症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病人数变多,二是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小。这意味着,患抑郁症的人比以前多了,而且患者的年龄段在降低,从三四十岁到二十多岁,再到十来岁,甚至几岁的孩子都可能会得抑郁症。
01
抑郁问题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实际上,抑郁问题很难有明确的定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是抑郁症没及时治好,后果可能会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有个案例让人印象很深:这事儿发生在美国加州的一个中产家庭里。医院收了个9岁的小女孩,她的胳膊、大腿还有身上,到处都是划伤。
医生觉得她可能被虐待了,就一边给她治疗,一边报了警。后来经过一番仔细的调查,才发现这些伤口竟然是小女孩自己弄的,跟她父母没关系。
然而,当地还是依法起诉了女孩的父母,因为他们在发现孩子不对劲后,没有及时送医,这是最大的失职。小女孩是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是一种会导致残疾的心理疾病,在所有与心理问题有关的悲剧中,至少有80%是由抑郁症引发的。
让人担心的是,抑郁症基本好不了,而且时间越长越严重(治疗也是)。所以,预防孩子得抑郁症比治疗更重要。
2
孩子发病前有啥特点?
心理问题很难预防,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表现特征和情绪波动区别不大。
儿童专家樊登有个简单的诊断方法:色彩法。就是通过孩子喜欢的颜色来分析他们的心理。这个方法不是%准确,但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
以下两种颜色,孩子要是喜欢,未来可能会抑郁,家长得多注意了。
深蓝
深蓝色是一种很经典的“抑郁色”,在心理学上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它既有黑色的神秘,又有蓝色的明亮,给人一种能直击灵魂的深邃感。
喜欢深蓝色的孩子,往往智商偏高,情绪也较稳定,遇到难题时能够自己解决。不过,这种自主性在成年人身上是优点,但对孩子来说,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孩子如果不依赖父母,就容易感到孤独。因为无论什么事,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自己解决,而这样就缺少了与他人互动所建立的情感联系。
这种时候,孩子的心理会更偏向自己,一旦出了问题,情况可能很快就变严重。就算父母发现了异常,也很难有效地帮到孩子,因为缺少信任的基础。
绿的
在自然界中,绿色代表着健康和自然,但在心理学上,绿色并不总是积极的象征。喜欢绿色的孩子,性格通常平和友善,但可能缺乏个性,容易被忽视。
在这种矛盾下,孩子要么被压抑得失去自我,要么内心冲突得变得极端。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害。
3
家有敏感娃,爹妈要注意啥?
对于那些除了颜色之外,还因为种种原因天生就比别人敏感的孩子,我们在和他们相处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以我个人的经验,再加上专家的意见,我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持一定的互动。
前面说过,互动可以加深感情,这就跟婴儿需要抚摸一样。抑郁是一种心理问题,和其他心理问题一样,都能通过爱和关怀来预防。
我明白成年人的世界很艰难,既要挣钱,又要讨好领导,还得对付不讲理的同事,每天下班回到家,累得只想倒头睡觉,根本没精力照顾孩子。
要是现在不管,以后可能得花十倍甚至百倍的时间来解决问题。这么一比,还是前期累点好。
孩子的要求真不高,爸妈每天只要抽出30到60分钟,陪孩子看看书、做做游戏就行。随便从玩手机的时间里匀一点出来,就能达到要求,这能有多难呢?
孩子要是不听话,就打就骂,一点面子都不给孩子留,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太正常了。
想想看,我们犯错被领导骂的时候,心里都会抱怨,孩子年龄小,难道就真的一点都不在乎吗?其实不是的,他们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反而更容易走极端。
果妈想说:
如今,健康的定义已不再局限于生理方面,很多行业都会进行心理测试。难怪有人说,心理强大才是真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