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恋爱中是否有过同样类似的经历?
在茫茫人海中,你偶然遇到了她,你们彼此之间都觉得对方与众不同,于是开始互相了解。后来渐渐发现你们俩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多事情在意见上总是能一拍即合。两人之间相处也越发变得融洽。于是你们觉得对方就是那个对的人,于是很快在一起了。
恋爱的感觉是氤氲美好令人迷醉的,在长时间近距离相处之后,尽管发现对方身上有不少坏习惯,但这些感觉很快就被你用各种方式驳回了。你甚至觉得这些点反而让对方更可爱,可不久之后这些缺点越来越尖锐,使你处处受困,让你时时刻刻觉得是哪里出错了。那些点就像眼中钉肉中刺一样,让你无法再对此安之若素。以至于到最后,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恋爱观,开始觉得自己遇人不淑,找不到对的人。
其实很多人在恋爱中都会有这样的习惯,会在恋爱一段时间后有意无意地表达出对恋人这些习惯的不满,但却很少意识到自己还有这样的习惯,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对恋人的确定死咬不放呢”?下面的人格测试能够穿透行为,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恋爱人格,以及产生这种想法背后的动机。
从下面五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你想法的情况
A、我清楚人无完人的道理,所以我害怕越了解ta,就越难正视Ta的缺点
B、我觉得直男都是懒散邋遢的,虽然我经常给对方传授经验,比如吃完饭的碗筷需要泡了再洗,但他依旧会等到油污凝块才会洗
C、我是个没有缺点的人,所以我得让他变得跟我一样完美无缺
D、我希望他能跟刚开始在我眼里的样子一样,尽善尽美,毫无缺憾
E、如果对方有这些问题,那很可能我们不太适合
A:回避型依恋者
你在亲密关系中很难获得安全感,总是会习惯性地抓住对方缺点不放。可能在曾经遭受过创伤性的情感经历。你想跟他深入沟通,但这意味着你要彻底敞开心扉。可这又是你难以做到的,你正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你不想得到,又害怕失去更多。通过寻找对方“缺点”来逃避更深入更现实的情感关系
B、确认偏误
一旦你心里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标签化的信念,就会反对一切妄图挑战你这种信念的信息发生。比如你坚信男人都是懒散一根筋的,那么当他细心的时候你则会自动忽视,而他懒散固执的时候,你则会觉得这个现象帮你巩固了这种信念。其实不是另一半有问题,而是你在守护自己信念上表现得太过偏执了,你变成了坚信自己想法结论的囚徒。
C、自恋型虐待
自恋本无伤大雅,但是过于自恋则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对恋爱的健康度有一定的影响。关于自恋型施虐,这里有两个阶段的固定模式帮助你自查判断
1、热恋时,伴侣完全符合你的一切需求,你看不到对方有任何缺点,ta完全符合你的期望
2、恋爱平淡期,你发现了他的缺点,并且觉得他并不完美,于是你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他,让他按照你喜欢的方式来发展。
3、最后你发现自己的方式无法奏效,ta不能活成你喜欢的模样,于是你便通过虐待和操纵的方式让ta做让你满意的事。最终要么是你“压榨”尽了对方的价值,失望分手,要么是伴侣不堪这种虐待,失望的分手。
自恋型施虐者不会主动迎合另一半的缺点,做不到求同存异,她们不接受包容和迁就,但另一半却有义务这么做。
D、完美主义者
在生活中行事都具有趋向完美的特质,伴侣的完美对自己来说也是必需的,如果无法达成,她们就会陷入失望和愤怒的情绪中,因为他们对自己的高标准高要求,所以他们觉得另一半也需要达成,这在本质上是对缺陷瑕疵的恐惧。这让他们很难接受丝毫缺点。
E、宿命爱情观
这类人相信一见钟情,并且对缺点的容忍度极小,恋爱中如果出现任何阻碍,都会让她们思考这段感情的正确性,他们会设置重重门槛和测试,以此判断恋人是否是合适自己的另一半,一旦这种双方“不合适”的信念达到一种程度,ta们就会倾向于毫不留情的分手。对于宿命爱情观者的另一半来说,缺点只不过是用来衡量两个人是否合适的减分项罢了。
没有人不希望在恋爱中有一段愉快的经历,但是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缺点上时,便很难再从中体会到恋爱的甜蜜,在发现恋人有缺点时,采取下面这几种方式,兴许会有奇效:
1、透过缺陷本质分析问题,查找动机
2、审问这个缺点是否触及自己的底线,有无分手的必要
3、可以指出对方缺点,但要避免采用控制行为,双方开放式沟通
4、如果离不开,就学会接受和忍耐吧
5、通过全局看待对方缺陷,或许这只是ta优点的副产物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看待伴侣缺点这方面窥见事物的本质,用更为高效的方式处理两性关系中面临的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