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测试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生涯测评不准测评体系老旧过时其实你一直都
TUhjnbcbe - 2025/2/9 18:06:00

01文末有超级福利,不要错过哦~

我们都知道生涯测评是自我探索的一个最主要途径,但是很多老师或咨询师经常反映说,现在的生涯测评不是很精准,很多测评体系也都是很多年前的,早就已经老旧过时了,还有的认为做了测评也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或者来访者找到合适的职业啊等等。那么生涯测评的作用又在哪呢?那么本篇文章就从生涯测评的意义、生涯测评的流程及生涯测评解读的原则三个方面,讲解如何快速帮助来访者做生涯测评的解读。一、生涯测评的意义和价值生涯测评本身最主要的目的并不在于帮学生找一个工作,并不是说做完测评,马上就知道我要适合去做什么样的工作,它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的过程。那生涯测评的意义又在哪呢?1、个体意识启动来访者的生涯规划的“个体”意识生涯测评本身第一个目的就是启动来访者,也就是大学生的个体意识,让学生明白生涯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去跟别人比较,启动来访者的个体生命价值独一无二、价值多元化的意识,让学生大脑中有一种个人特质的差异化和成功标准的多元化理念。2、优势理念启动来访者的生涯规划的基点是个体“优势”所有的生涯规划的出发点都是基于个体独有的优势和特质,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等,它都是个人的特质和优势所在。生涯规划最核心的就是成就最好的自己,而最好的自己是基于个体的优势和特质。所以生涯规划是帮助因材施教落地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3、匹配理念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优势特质与职业匹配不管你的优势特质如何,最终都要将自己的优势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相匹配,而有效地匹配并非简单被动地适应,而是能够主动地胜任,能够主动去创造,发挥自己的个体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4、成果意识所有的优势/特质/竞争力都需要成果来证明任何一个人去找自己的特质和优势的时候,都是需要成果来证明的,哪些是你真正的优势和特质,哪些是你希望具备的特质和优势,所以要靠成果来区分。在做咨询的过程中也要在来访者的心目中植入成果意识这个理念,在后期的行动方案中督促来访者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成果意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成果来支撑自己。你大学毕业求职的时候,需要成果来证明简历上东西是真实的;在职场中升迁和发展,也需要成果来证明自己,所以说成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二、生涯测评解读的流程当一个大学生拿了一个霍兰德测评的报告,这个时候作为职业规划师该怎么去解读呢?今天就主要讲一下生涯测评的内容及方式,包含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TI性格测评及价值观测评等等。讲解内容只是适合非认知性的测评,并且仅仅适用于大学生。在正式咨询开始之前咨询师需要准备两张咨询表和一个签字笔。首先来看下图的咨询表格,第一行是来访者对测评报告的总体认可度,第二行是来访者从测评报告中选出的关键词,然后第二行中间是个人的成就故事,我们需要用成就故事来证明它的关键词是否符合,最后是自评分数。这个表格是要在咨询过程中完成的。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1、关系的建立当学生过来咨询,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是有效咨询的开始,也是有效咨询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咨询关系,要给学生正向赋能,能理解移情和陪伴关怀,让学生感到安全可靠等等,如果能够达到这些咨询关系,都算是良好关系的建设。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一般可以采用的方式首先是咨询师先做自我介绍,然后是来访者介绍,可以怎么称呼学生,在咨询过程中,减弱作为老师的权威和严肃性,建立一种平等的咨询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跟学生强调保密性,给学生一种安全可靠的感觉,这也是作为一个生涯咨询师起码的伦理道德,也是职业纪律要求。2、测试情况确认在咨询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测试情况的确认,包括测试环境,测试的意愿度,了解学生是自己主动愿意去测评,还是被动的,在做选择的时候,是否有犹豫不决的情况,是怎么处理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3、认可度及成就验证这个是比较重点的。首先第一步认可度,是在做来访者咨询报告最重要的一步,了解来访者是否认真详细看过报告;第二步,挑选出关键词,询问来访者咨询报告中的哪些点说到了心坎上,给这份报告打多少分,这个时候只要学生打分,就证明学生他自己内心是最了解他自己的,说明认真地思考了,对测评的过程很在乎,根据学生所述,咨询师要及时记录在前面所说的表格里。然后第三步关键词的成就验证,询问学生为什么有这个特质,能不能讲述一些成就故事来证明这个特质,这个成就故事老师一定要跟学生讲,不一定是高大上的,也不一定是学习方面的,只要是自己觉得自豪骄傲的事就可以。学生对自己的关键词讲完成就故事之后,咨询师要去验证,这个成就故事能不能支撑这个关键词,需要进行评估和估量。第四步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分数评估,看学生能对自己的特质打多少分。4、不认可度及成就验证这个时候就要询问学生对哪些地方还不太认可,哪些个人的特质和优势,这个报告没有说出来,这个时候要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当学生说了同一个范畴的关键词时,要提醒他归类,还要给他归好,当学生说的比较表面时,需要引导他去深度去思考一下更深层次的东西。当学生说出关键词后,同样要对每一个关键字进行成就故事的验证,验证是他希望自己具备的特质,还是他真的就具备这个特质,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让他对补充的个人特质的关键词进行打分。5、整理归类及强化通过学生成就关键词的讲述,咨询师要对这些进行归纳整理,单独记录在一张纸上,按学生的打分把关键词进行排序,指明哪些是他已经具有的,哪些是希望具有的特质,展示给学生看是否同意这种看法。然后针对他具有的正向特质进行反复的赋能,反复谈一谈他的感受,实际上这时候的赋能是一个动机的强化,赋能越强,后面他的行动力就会越强。6、匹配引导帕森斯等生涯规划大师认为,不同特质的人应该对应不同的职业。比如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销售,不是说内向的人做不了销售,是说内向的人做销售比外向的人做销售的喜欢度、动力、积极性等更加难一些,可能后期也会训练出来,但是他其实可以去做更擅长的东西,这样去引导学生根据个人优势去匹配职业,探索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匹配职业有以下几种路径。①自我思考你自己觉得你匹配什么样的职业,你的梦想是什么,从你目前个人特质和你了解的职业情况来说,你觉得有哪些职业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发挥你的特质和优势,可以引导来访者写出3或4个。②报告扩展如果有的学生说没有想过,那就从生涯测评报告里面推荐的职业类型来拓展。不管是霍兰德测评,还是MBTI性格测评,都会有职业推荐。比如说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有哪些?小学老师算不算?幼儿园老师算不算,中学老师算不算,培训机构的老师,上网课的老师,教练都算老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东西进行拓展。如果说测评报告里的职业在国外有,国内没有,或者说有些职业已经消失了,那就要挖掘一下这个职业的本质,再和近现代的职业去匹配和联系,实际上也是可以找出来的。当然如果咨询师了解更多的新的职业类型的话,引导会更加容易。③专业相关引导来访者思考目前本身专业相关的职业有哪些,比如说学长学姐毕业从事的职业,辅导员介绍过本专业可以从事哪些职业等等,尽量让他写,写的越多越好。④家族希望从家族的角度来考虑,父母希望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父母觉得你从事什么职业跟你的优势相匹配。7、职业总结聚焦探索跟学生强调,上述提出的4个职业类别中,还有哪些是学生自己内心渴望,但是没有写出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学生内心渴望的东西时掩藏的很深的。其次当我们在咨询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了你适合,或者能发挥你自身优势的职业,但并不意味着你会去从事这些职业,因为你对它们不了解,当很多种职业摆在你面前,你也不可能全部去探索,去深入了解,因为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就需要来访者根据自身的优势、特质、专业、精力和目前的现状,思考并从中挑选出目前愿意去探索的职业。8、清晰职业探索内容要引导学生把“职业的胜任力模型、招聘要求、发展趋势、职业升迁路径等”核心点挖掘出来。因为这些点是决定学生后期生涯规划的“行动方案”的计划制定的核心点。把这些探索的职业内容挖掘出来后,要询问学生自己觉得这些里面哪个是最重要的,比如职业胜任模型、招聘要求、发展趋势、职业升迁路径、薪酬待遇等,让学生自己做一个重要性排序,然后追问学生将要通过哪些路径对其进行探索,目前有哪些资源有助于他进行职业探索,如果不问清楚,那么学生可能不会去行动。9、督促行动+落实成果明确职业探索路径和资源后,就要督促学生去行动,明确学生采取行动的时间,或者建议学生写一份职业内容探索报告,告诉他如果这份报告写好放在网上,点击量多的话,这个成果就可以直接体现在简历上,对以后求职有很大的帮助,以此来激励行动。这个就是教学技术里面的通过成果的预期,来倒推他现在的行为,督促他现在的行为方式。三、生涯测评解读的原则1、来访者中心当事人是解决问题的唯一专家,是最了解他们自己问题的专家,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和资源,所以要设立什么样的目标,应该由当事人自己来决定。2、匹配原则个人的优势和特质是要和职业胜任力相匹配的,只不过它不是被动地适应,而是主动地胜任,也可以主动去创造,创造出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一个职业岗位或者说职业。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是以“职业岗位”为导向,而是以能力打造为导向。我们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职业的胜任力模型给挖掘出来,督促学生确定方向后,一定要在行动方案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能力的打造才是实现社会变迁的王道。3、落实行动原则职业探索最终是以“行动计划”落地。只有做了行动计划之后,才有可能行动起来,个人的职业发展才能真正去实现,人生的目标才能实现。职业探索的核心一定是职业的胜任力,这个胜任力模型确定了,学生在后面做行动方案的时候,才懂得聚焦和断舍离。而大学生的行动方案的核心是放大个体的能力优势,所以说做生涯规划,一定要挖掘个人的优势。进而更重要的是在行动方案里培养出成果,也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个才是生涯规划的王道之处。4、非结果,重过程生涯规划的测评解读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自我探索的目的不是给学生贴标签,而是要促使学生去思考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测验不是告诉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通过这些测验我们去选择相信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有的测评其实都不是很精准的,测评从本质上只是一个自我思考的工具,所有的职业推荐都不是完全匹配的,旧的职业在消失,新的职业随时在更新,职业推荐只是职业匹配的工具和启发手段,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些职业的本质,去延伸、思考和拓展。重点提示本文整理自曾侯森老师直播讲解内容,由于篇幅有限,大家想观看详细视频版,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涯测评不准测评体系老旧过时其实你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