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价震荡
近日,国内小麦价格高位震荡,11月初全国均价达到1.65元/斤,创下历史最高。
10月24日,米面制品上市公司克明食品(SZ:)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小麦采购成本从年开始持续上涨,年小麦年均采购成本元/吨(1.2元/斤),年上涨至元/吨(1.元/斤),年二季度上涨至元/吨以上(1.6元/斤),三季度下降至元/吨左右(1.55元/斤)。
山东华统面业丁经理近日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说,公司收购的小麦现价相比于10月涨了0.08元/斤,收购来源主要是从周边大型农场主的手中。
对于小麦涨价的原因,他认为:“看到去年价格高,老百姓惜售。”
农业农村部小麦市场预警监测首席分析师曹慧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今年新季小麦开秤价格高,持粮主体前期建仓成本较高,待价而沽意愿较强,基层农户惜售情绪始终较重。
另一个原因是阶段性供应偏紧。曹慧认为,产区农民忙于秋收秋种,售粮减少,叠加新冠疫情点状散发,影响跨区物流运输,导致阶段性供应偏紧。
9月0日,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多个部门公布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1.17元/斤,这是自年1.12元/斤的三年连涨。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15元/斤,但多地小麦价格实际已远超最低收购价,达到1.40-1.50元/斤。
从需求端来看,天气转凉,面粉和麸皮需求增加,制粉企业小麦收购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也导致了近期小麦价格上涨。此外,小麦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也吸引了不少贸易商、收购商看好后市走势,纷纷进场想分得一杯羹,不排除有竞相收购、抬高价格的可能。
小麦用于饲料增加
近两年,国内小麦价格整体呈上涨姿态,据布瑞克农业数据终端,从年6月新麦上市以来,前期价格涨幅较小,但年第四季度开始,麦价屡次刷新历史最高价。今年11月初,小麦全国均价达到1.65元/斤,较过去5年均值上涨成左右。
图源:布瑞克农业数据终端
“人工、农资价格上涨,小麦种植成本有所增加”,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认为:“再加上-年国内大量小麦代替玉米用于饲料,导致小麦库存下降,是造成近两年小麦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克明食品(SZ:)11月2日接受投资者调研称,影响小麦价格的因素有作物种植成本、收成情况、国家政策等,同时,小麦价格还与玉米价格挂钩。
据林国发分析,年第四季度,玉米上市时价格大幅走高,高于小麦价格后,小麦替代玉米当作饲料的意愿和实际替代量明显增加,导致初小麦价格出现阶段性大幅上涨。从年第四季度至年第一季度,国家连续多次累计拍卖近4万吨陈化小麦,进行小麦饲化。
年第四季度开始,华北地区持续阴雨导致玉米收获延后,加上年下半年以来大量小麦用于饲料加工,库存下降,国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刷新历史最高价。
今年7月,市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