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测试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职业心理测评为什么测试者所表现出的性
TUhjnbcbe - 2021/1/16 1:39:00

往期回顾

Q1:在《非你莫属》节目中为什么要对求职者进行职业心理测评?这是基于怎样的依据?

Q2:在《非你莫属》节目中引入这一套职业心理测评,对求职者和老板在面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指导意义?

Q3:什么是“大五类人格理论”?

Q4:在“大五类人格理论”中,测评结果分别说明了一个人怎样的特质?所适合的职业有哪些?

Q5:“大五类人格测评”分数的高低,是否意味着我优秀与否?

Q6:“霍兰德职业人格取向”测评,会测出怎样的职业人格类型?

Q7:在职场中,是否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取向相同的职业环境?

Q8:什么是“职业锚”?其中的类型分别解释了求职者怎样的特质?

Q9:职业自我概念的测评是什么?

职业心理与人力资源评价专家张旭辉老师,与您探讨职业心理测评这门学问!

Q10.为什么偶尔在节目中,求职者所表现出的性格与其测评结果并不一致?

A:一份测评量表效果的好坏是由两个指标来衡量的,一是信度,一是效度。信度就是指一份量表对同一个人,前面测的各项结果和后来测的结果是否近似或一致。如果结果近似或一致那就是信度高,反之亦然。效度是指一份量表所测评的结果是否能反映被测者的真实情况,也就是准不准确。信度高不一定就是效度高,比如,我们考核打靶的成绩,某位选手每次的弹点都落在右上方45度的6、7环处,这称为信度比较高,而我们的目标成绩是中靶心10环才算优秀,其效度不高。

选手测评结果有一些误差甚至出现一大的偏差,主要原因有:

一类是答题的因素。

1、选手没有遵照答题计时。为了真实地测出人的心理反应,测评题一般不容选手思考太多,只要看清题意,感觉怎样就必须马上回答。若答题超时,系统就会自动跳转,所以得分就有偏差。

2、应聘者有较强的社会赞许性动机。他想尽量隐晦其真实想法,挑一些不属于自己情况而迎合别人所喜爱的选项,导致得分与实际表现不一致或者是矛盾,这种情况也是可以被发现的。

3、答题时突然受外界的因素干扰。我们都要求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在安静的会议室来完成答题,但个别选手在答题时突然有电话接入,影响心境,影响及时答题,导致结果有误差。

另一类是舞台因素。

选手一旦登上舞台,其心理状态就大不一样,还要面对老板们的压力面试,其应激状态就处于高度的水平,所以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就和测评的结果有差异。但我们要注意,这种状态却不是平时应有的状态。

求职者在企业中能否做出成绩,更取决于平时水平的表现。所以,如果测评结果与舞台效果有偏差,那么测评的结果才是求职者的真实写照。当然,舞台是一个竞技场,可以看到选手某些能力的极致发挥,展示出他具有的潜能。

纵观《非你莫属》节目测评的结果,总样本个,测评项目总和近项。根据测评结果、面试了解、舞台表现的比较,误差主要在个别维度上,有误差和偏差的数据总和还达不到50项,偏差率低于0.5%。而且,我们都是基于科学的原则,无论什么原因有偏有误,都绝不修改数据,有意的错和无意的错都是错。这才能更好地体现我们招聘平台的公正性。

《非你莫属》

求职报名邮箱:

feinimoshu

.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业心理测评为什么测试者所表现出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