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妈来源:豆芽妈妈(ID:mumdouya)
最近,闺蜜丹丹跟我吐槽,说孩子现在跟她不亲了。原来,自从丹丹上班之后,孩子一直是奶奶帮忙带,考虑到第二天要上班,孩子晚上也跟奶奶一起睡,加上有时候还会加班、出差,所以丹丹真正陪孩子的时间也相对较少。现在孩子除了愿意跟她玩会,其它时间就一直黏着奶奶,特别是到了晚上,非要跟奶奶一起睡,甚至连床都不给丹丹躺。“这是我跟奶奶的床,你不能睡”。听到这句话,丹丹是又好笑又好气。无奈,她只能等孩子睡着了,再把孩子抱回自己屋,可第二天一早孩子醒来,哭着喊着找奶奶。丹丹很是受伤,却只能自我安慰,孩子还小,不懂事,等长大了自然跟自己就亲了。相信有很多人都与丹丹有同样的想法,但其实,犯罪心理学李玫瑾教授曾指出,在孩子最初的几年,谁养的就跟谁亲,对谁的心理依赖更大。出生的前三年特别是刚出生的第一年,孩子会对照顾者产生情感依赖,而依赖的主体是主要照看他的那个人。很多人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跟自己自然就亲密了,但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到三岁才能形成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客体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坏境下,孩子一岁半即可形成。而情感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要到三岁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只有在形成这个两个概念后,孩子才能承受与妈妈的长时间分离,否则孩子会将短暂的分离视为永远的被抛弃,而这里的长时间,指的是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看到这里,其实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身边有太多的朋友,更喜欢呆在学校,或者工作在外,跟父母的关系都不太亲密,多半都是因为幼年时期缺少父母的陪伴,跟父母没有建立好情感依赖关系。记得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位网友离路分享的故事。离路从2岁起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一直工作在外,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时间回家探望她。等离路7岁要上小学时父母才把她接到了身边,但是正因为从小跟父母的分离,使得离路养成了遇到什么事情不会找别人帮忙,甚至也不会跟父母说,能自己解决都自己解决的习惯。对于同寝室的同学经常与父母通电话,甚至一通电话能打个小时之久,她都感觉很奇怪,因为她和父母的电话除了日常的问候,基本没有无话可说,更多的时候都是母亲说着,自己听着。她说,最大的感觉就是,和父母怎么也亲密不起来,仿佛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心理学家说,孩子幼年时期,是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很难再让孩子和父母变得亲近。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从年到年,在众多热播的育儿节目中,最熟悉的莫非胡可一家。即使霸屏许久,也依然阻挡不了大家对他们全家的喜爱,特别是胡可的育儿观念获得了无数妈妈的称赞。胡可曾说,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忙,她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因此她更加深刻的知道父母陪伴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可是作为一名演员,胡可经常外出拍戏,导致的结果便是和儿子长时间的分离。一次,胡可利用休息的间隙赶回家看儿子,到家的时候已经半夜了。第二天早晨醒来,胡可忍不住逗安吉说,看谁回来了?安吉揉了揉眼睛,瘪着小嘴说,你都走了那么多年了,我还能记得你啊?胡可愣住了,眼泪瞬间流了下来。突然,她意识到自己小时候对父母的渴望,不正是安吉现在所面临的吗?!从此,胡可过上了带娃进组的生活,因为她深知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也正因为胡可长时间的陪伴,给两个孩子带来了的足够的安全感与信任感,所以才有了人见人爱的安吉与小鱼儿。胡可将自己童年缺失的遗憾,用满满的爱倾注在孩子的身上,让自己和孩子成为了最好的朋友。著名作家龙应台曾说: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期限的。然而,食物过期可以在买,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其实,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仔细算下来,我们真正能陪伴孩子的也只有2、3年。相信有不少的父母看到这里都会抱怨一句,我不是不爱孩子,不想陪孩子,可是我这么努力拼命的工作,还不都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可是,钱总是赚不完的,而孩子总会长大,她需要我们的时候并不多,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孩子情感依赖的那个人是很难改变的,而孩子也就再也不会如当初那般需要你了。文章来源:豆妈,专栏作家,妈妈界的一股科学清流。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为手机没电而抓狂的时候,那感觉,真的比没钱还难受。
那么,请问你通常手机电量掉到多少你才开始充电呢?
A随时都在充
B80%就充
C50%左右充
D20%左右才充
E没电才充
↓
↓
↓
↓
↓
选择A你注重质感与深度,你喜欢人事物的细腻感受,你喜欢发掘生活上每一个美好,甚至是为别人创造美好,你喜欢和身边的人一起开心,乐于分享与付出,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也很有自己的风格,能交到你这个朋友,只能说非常幸运又特别。
选择B你的外在和内在反差很大,你可静可动,可虚可实,你很会看情况做事,你常常让人摸不着头绪,你甚至有很强的第六感,可以注意到细节内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是团体中不可缺少的灵*决策者,你也有很高的应变力,可以木讷也可以很热情,延展性很强。
选择C你具有多面性的人格,是一个思想丰富的人,但是你很能隐藏自己,只会在适当时机展露自己的本能,神秘又极具吸引力,除此之外,你是一个直率的人,随和又重义气,也是一个能为自己所爱的人受苦受难也在所不惜的人。
选择D你是一个很善于意会的人,好像能看透每个人,朋友有困惑也会主动找你诉苦,你是一个很有情感洞察力的人,在各种场合中,总是能随和地展现自我,善解人意,看尽人心,游刃有余,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以及情感开导者,暖暖的,非常能看透人心。
选择E你有着双重的性格,忽冷忽热,喜欢一个人沈静思考的感受,也喜欢与大家同乐,你有时候会让人猜不透你在想些什么,具有着一些神秘感,让人摸不着抓不到又想试探,你很能够专注在某一件事理上,不管是生活上还是感情上,虽然有时作风上看似些叛逆,但其实很能带给人安定感,不自觉让人感到信任。
更加专业、深层的测试
-心理独立性评估-
心理独立才是真正的成熟
心理治疗师皮纳曾说,“那些不做决断的人是在等别人替他们做决断,他们因此不用承担任何因选择失误而导致的责任。”我们贪婪地“依赖”别人情感资源和物质财产,让别人的需求替代了自己的需求,还暗自窃喜自己占到便宜。
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我们就是别人眼中的“伸手*”,在伸手的过程中逐渐沦为丧失独立能力和自主意识的行动机器,以至于“心理哺乳期”不断延长,甚至处于“终生哺乳状态”,而无法真正独立于这个世界。
本测评将根据你在自我位置、卷入融合、亲密焦虑、情绪反应四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估你目前的心理独立值,帮助你建立独立的自我,寻找绽放的自由。
温馨提醒
▼
本测评体验价为9.9元
测试题:44题,测试时间:约20分钟
付费成功后
焦虑症是神经症的最常见类型情绪焦虑是主要表现,患有常见焦虑症的患者会表现出焦虑症的症状出现惊恐,焦虑,持续紧张,恐惧,纠缠和自信心强迫症等症状,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一些症状,如心,胸闷和腹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将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威胁。焦虑逐渐成为社会心态的一个突出特征,病态焦虑症(即焦虑症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存在焦虑症呢?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套焦虑症自测题,能够帮助到家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理疾病焦虑症。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