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朋友问我,学习性格分析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是能够一眼看穿对方在想什么么吗?很可惜,这种类似于读心术一样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对我而言,学习了性格分析以后,最大的收获不在于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而在于能够了解不同的人是如何想事情的,从而让我自己能够放下对他人的评判。
以往我总会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对别人进行评判,这个人逻辑性很强,那个人没头没脑思维混乱,这个人深思熟虑,那个人做事不经大脑等等,但是有了性格分析的知识,我就会意识到,不同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特症,而不是一种缺点。特别是当我需要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工作时,以往我都会去找和我类似的人,结果团队在面临某些特定问题时,谁都解决不了,而现在我就会去寻找不同特质的人组队,形成一个能够取长补短的团体,从而能够轻松应付各种场合。
前两天介绍了MBTI的前两个纬度,今天介绍第三个纬度:我们如何思维的
MBTI中,将人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
Thingking:逻辑判断
Feeling:感情判断
T和F的差别可以简单地用左脑和右脑来类比,和内倾—外倾,直觉—感觉这种近乎完全依赖天生,后天很难培养的特质不同,T和F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提升的。
T的训练方法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题海战术。
中国的教育制度就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培训T型思维模式的驯化方式,只重视外在的规则,忽略个人内在的感受,因此如果你还是学生,做MBTI测试就很可能得出自己是T型性格的结果。一个后天培养成的T如果从事也是这种偏理性的工作,一样能够很称职,但是就会出现那种消耗巨大,身心极易疲惫的情况。
F的训练方法则和美式教育有点像,比较尊重个人的选择。
最大的麻烦出现在,当家庭教育使用尊重个人自由选择,而学校教育重视题海战术的时候。两种互相冲突的教育方式同时用在一个孩子身上时,出现的不是平衡的结果,而是孩子完全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听哪一边的,90后的高度自我与这种冲突有不小的关系,一方面他们因为有较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发展出了高度的自我价值感,另一方面由于在学校里不承认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他们会退缩进自己的世界,结果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类似于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状态。
逻辑判断还是感情判断,本身并没有好坏,尊重自己的特质,尊重他人的特质,能够帮助我们与自己、与团队、与家人的沟通与相处。
专注于时间管理和寻找目标的工具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