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元涛
据说,我十分尊敬的孤岛岛主*集伟先生,对于星座有极为深湛的研究,在京城出版圈里大名鼎鼎、首屈一指。
而我的朋友陈寿文,在占星学修为方面,也达到了专业水准,这是我亲眼见证过的。
数次酒桌上,寿文与同好聊起星座运行原理,都会让我感觉到,他们使用的似乎是外星语,我连半句都听不懂,只好努力保持微笑点头的礼貌姿态,其实内心早已呆若木鸡。
但即使不用看他们的面子,我也不会说星座的坏话。因为事实上,我本来就对占星持开放态度,乐见其火,无意冒犯。
在我想来,星座和塔罗牌,在某种意义上,与沙盘和情愿卡,有相似之处,都可以视为一种心理关怀的实用工具。
空谈心理,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显得突兀生硬,而借助这些工具,就能让心理访谈具有游戏色彩,我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一点都不觉尴尬。
好,闲话少叙,先来看一个心理小测试。
下面这段话,是对你性格的分析描述,请耐心看完。如果你认为绝对不准,打零分;基本不准,打一分;有一点准,打二分;基本上准,打三分;挺准,打四分;非常准,打五分。
你需要别人喜欢你和欣赏你,但你通常对自己要求苛刻。
虽然你在个性上的确有一些弱点,但你通常能够设法加以弥补。
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还未能变成你的优势。
从外表来看,你是一个讲求自律的人,但内心却常常焦虑不安。
有时候,你会强烈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你倾向于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在遇到约束和限制时你会感到不满。
你很自豪自己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证据,你不会接受别人的观点和说法。
不过,你也觉得在别人面前过于直言不讳并不是明智之举。
有时候你很外向,比较容易亲近,也乐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候你却很内向,比较小心谨慎,而且沉默寡言。
你有很多梦想,其中有一些看起来相当不切实际。
打好分数了吗?那么接下来,就听我讲讲这份测试的来历吧。
据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所著的《怪诞心理学》介绍,这份测试,在心理学史上相当著名,开发者是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弗瑞尔,一位大学教授。
弗瑞尔教授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很多学生非常迷恋星座测试,有时候钻研那些占星书,比上他的课还要起劲。于是弗教授灵机一动,决定捉弄学生们一次。
有一天,他在课堂上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套性格测试题,让他们认真作答。隔天,他拿来一叠纸,一张一张分给大家,说根据上次的测试结果,他分别给每位同学做了完整的性格分析。
至于准不准呢,现在请大家打分。绝对不准,打零分;基本不准,打一分;有一点准,打二分;基本上准,打三分;挺准,打四分;非常准,打五分。
结果你猜怎么着?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打了四分或五分,最低的也是三分,零分一个都没有。
这时,弗教授才一脸坏笑地宣布,实际上,他并没有给每个人做性格分析,所有人拿到手的,全是一样的内容!这是他在街边小摊上随便买一本占星书,从不同星座的性格描述中挑出来十段话,任意组合而成的。
弗教授得意洋洋地教训学生:看看吧,这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话,就把你们唬得五迷三道的,想想看,你们是多么容易受骗的家伙啊。
学生们呆了三秒,之后教室就炸开了锅。但是,学生们并没有因为受星座蒙骗而沮丧,也没有因为被教授欺骗而生气,反倒认为这种测试很神奇,兴高采烈地要求教授,把这个性格描述的内容再给他们一份,他们要拿去戏耍自己的朋友。
学生的这种反应,让弗教授确信,对于星座,也并没有多少人当真,大半是可信可不信,无可无不可,玩笑与消遣的成分占上风。
毕竟,严格按星座运程来生活的人,还是极少数。美国前总统里根,可能是这极少数中的一个。在召集国际峰会、发表重要讲话或编制空*一号飞行时刻表时,里根总统往往会听取占星师的建议。
不过,不知一九八一年他遇刺时,是不是也由占星师安排的行程。当然,即使当时是由占星师安排的行程,里根也会主动替他辩解的:多亏听了他的意见,否则,没准会像林肯和肯尼迪一样送命了呢!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真的相信占星学,就完全可以这样有力地反击弗教授的恶作剧:你随便从占星书里凑出十句话,都能让学生有百分之九十的认同率,这岂不是反而证明了星座描述的准确性吗?
是啊,星座描述这么准,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必须首先承认,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占星学在数千年时间里,曾拥有无数才智一流却默默无闻的大师级人物。
这些无名英雄埋头苦干,精钻细研,比哲学家还更透彻地洞悉了人类的心理习惯和心理秘密,从而为这种游戏沉淀下了无比丰厚的智慧与技巧,行之有效,用之不绝。
稍加留意,我们就能发现,星座对性格,多采用“双面描述”的方式,这就是占星学千百年来一直秘密流传的一项最重要的技巧。比如前边弗教授提供的版本里,就有很多:个性有弱点,但能弥补;讲求自律,但焦虑不安;有时外向,有时又内向,等等。
之外,占星学经常使用的典型句式还有:你很富有想象力,但在某些时候,不够脚踏实地;你的朋友觉得你非常和善,但有时你也会表现出犀利的一面。按这样的公式套,我们可以举出无穷无尽的例子。
这种表达方式,用土话来说,叫两头堵。
可是,两头堵,怎么会让人有“准”的感觉呢?所谓占星学对人类心理的洞察,最主要就体现在这里。
心理学家发现,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种顽固而不自觉的心理习惯,即倾向于只看或只听自己想看或想听的内容,这叫“选择性注意”。由此,给我们的性格安上一段双面描述,本来一半准,另一半不准,可我们却自动忽略不准的一半,只对准的一半留下强烈印象。
不止占星学,相面、摸骨、批八字、看手纹,实际上都洞穿了这个秘密。
于是,双面描述,就成为占星学第一杀手锏,屡试不爽,战无不胜。
其第二杀手锏,则是“赞美永远不会出错”原则。
这个原则背后的心理学秘密是,对任何人来讲,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永远存在落差,有时落差还相当巨大。
也就是说,人们对自己的美好评价,往往超出一般想象。比如一个在外人看来极端吝啬的人,也总能找到自己少花钱或不花钱的正当理由,他才不会认为自己吝啬呢。因此,你赞美他“对钱财很大方,但一向有自己的原则”,他就会觉得相当相当准了。
同理,任何一个星座的人,谁会认为自己不讲求自律呢?谁会不需要别人欣赏自己呢?谁会认定自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呢?谁又会没有很多梦想呢?
况且,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还往往分不清“向往”与“现实”。
事实上我并不够勤劳,可我心里向往勤劳,这时你说我勤劳,我就乐于接受。向往即现实,这种自我美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如果你好奇,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在朋友当中找几对夫妻,男女背靠背,分头写下自己对家务活的贡献度,然后把夫妻二人的贡献度相加,你看吧,一定会超过百分之百。
如果不是有人把隔壁老王或楼上小潘家的活也加了进来,那么就可以证明,夸大自我重要性,简直是人的第二本能。
往极端了说,把全世界所有的美德,如勇敢、豪迈、无私等等等等,全部,后缀上一个“但你往往也会正视现实”,送给世上每一个人,相信我,基本上不会遭到拒绝的。
赞美永远不会出错!这样,你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单位里那些勇于响亮拍马的人升迁那么快了。在领导眼中,他们根本不是在拍马,他们分明是在说大实话呀!
然后,占星学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充分利用“预言的自我实现”。
如果你知道了自己是处女座,你也知道了处女座被认为有追求完美的偏执倾向,那么你就很可能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表现出这种倾向。
实际上,追求完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好事,领导喜欢,家人受益,你自然会从中尝到甜头,这种甜头又将进一步强化你的追求。星座预言的自我实现,就是这样发生的。
因此,星座并不神秘,可以说,它所有的预测与分析,都不违背心理学基本原理。如果我们觉得星座神秘,那只不过是因为有时它与心理学的联系比较隐蔽而已。
总之,心理学家发现,每个人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性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那种描述十分空洞,也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特质。
心理学上,把这种认知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是美国著名的马戏大师,他有这样一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马戏团,都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
实际上,弗瑞尔教授对学生的测试,还有后续。
三个星期后,弗教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上次那个打分的卷子,被他全部弄丢了,实在不好意思,必须请同学们再帮忙填一次了。过程中,弗教授特别强调,一定要按上次原样填写分数,就是留个资料而已。
可事实上,答卷并没有丢,弗教授是想把两份卷子放到一起进行对比,结果你又想不到,上次打了五分的学生中,有一半的人,偷偷降低了分数。
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弗教授内心生出无限感慨:人啊,宁可再来一次自我欺骗,也不肯承认自己曾经被骗。只要这种心理存在,那么占星、相面这些高级心理游戏,就必将代代相传,永远不会绝迹。
声明
本文属于趣味心理学
不代表金天心理机构立场
想掌握真正的实力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