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及:点击文末「阅读全文」获得电子版完整入围二十人作品辑,敬请惠存
(再及:推文及完整作品辑中诗作皆随机排列,评委的选诗不完全代表个人偏好,是否有评论与作品质量无关)
《水边》王负剑
《我一直在努力:赠亚修》王负剑
《继承人》迟牧
《本校的知识和爱》霁晨
1
点评入围作品:
我不准备谈论个体的精确得失,因为在这个时候下什么判断都可能为时尚早,任何确定的缺陷和亮点都不是至关重要的,诗歌的进步从来不是由单维的肯定或纠正来推动的。我能提供的只是一次包含自我观测并且其准确性主要由自我观测来提供的观测,对象也不是具体哪一个而是我们都要吸附在上面的那个诗人雏形及其养育问题,原因是在以后的很长一段诗学实践里乃至最后阶段,谁都无法离开它带来的内部超验性校对太久太远,没有其他问题比它与成长这件事的联系更亲密,除此之外还因为我相信,一个诗人可能对另一个起作用的永远是他的自我交谈,如果必须开口的话。
谈论诗人雏形强制性的前提是我们都已意识到它天然的存在,这可不是一个信仰问题,它被允许包裹着我们的全部可能性,必要时可以永远都不对我们显现,最终那张脸的整与缺、清晰与模糊,有待我们自身对五官的创造性描绘。而形成诗人雏形的自觉,其仅有的一点必要性在于可以明显地将写作彻底变成一次在各种意义上都激动人心的自我发明,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心灵记录,变成一次圆满的行动而不仅仅是言说,它使得过去未来都可以在积极的现在中得到一只活动的手,无论是用于搅动还是整理,我甚至可以大胆保证,此类自我发明就是对自我最好的保护。与此同时,它还强烈要求我们配备一套严苛、高度敏感、激发性十足的自我观测设施,用以盛放、调试乃至吞没写作中自发而又过剩产生的智力过程,并使之成为仅次于诗歌本身的运行软件,很多时候,它是我们能依靠的唯一侍者。
我一直以为技艺只是写作事后必然的涌现现象,它展现的应该是我们第一次用它去克服言说困难的过程,而在真实的写作中起作用的是克服的渴望而不是被追认的技艺本身,我们的问题也许不在于技艺的缺失或泛滥,而在于我们并没有真的站在受到邀约的客体面前,对于语言朝对面那绝望的一跃也不够渴望,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欲望、专注力和勇气的问题。而欲望问题才是能力问题本身,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致命的写作主题,即那些非写不可的东西,诗人雏形会牵引我们尽可能完全地扑在这些东西上面,我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面对他最紧迫的事件时会毫无创造。
我们一下子就具备了写一切的合法性,但并非天然就能获得写一切的法力,除非我们寻找的也在同等程度上寻找我们,而在写作中,我们的完成与否取决于我们有多快多激烈把自身同时视作两者,尤其是后者。我担心最后不是主题、技巧和风格在区分我们,而是对语言的信任和诚实程度在区分我们,或者在使我们交汇。
我相信那些短暂迷失在绚烂的格物技巧中的人,会被更大的视力以及比写更大的不写所捕获,直到两者都有益于写作;我也相信那些有意沉迷于纯粹的不确定性中的人,在断裂的词缝中整块地享受完未分开的存在后,也会在某一天慷慨地承认:使万物重新清晰地露出才是大雾的主要美德,因为无论如何,万物已经露出了。我相信在汉语朝向综合而完备的漫长旅程上,诗人雏形是我们形态各异的小行李箱,可能还很空荡,重要的不是我们出发时会往里面放什么,或者旅程结束里面还放着什么,而是在旅程中我们会往里面放什么,以及我们永不会从中拿出来的那点东西。
无论什么时候,对诗人雏形的感知和回应都会给我们一层无形又无处不在、无法松懈和隐藏同时十分节能的自我要求,在最好的时候它甚至是无用的。就我个人而言,诗要穷尽的不是词语的可能性,而是生存的可能性,是为了制造可供我们住在其中的词语,正如茶叶在来世的热水中灵验地展开。或许我们需要的并非任何一种毫无益处的临时判决,而是那种令我们一下子肯定起来或者永远在与自身争辩的阅读并且主要是重读,而重读就已经是一切了,那些没法确定但又吸着我们的词语中有我们更多的运命,足够骄傲的话,很多裁决我们必须要留给自己。抛开一切可憎的分野,体贴而富有变幻地使用一切形式的汉语,随意又充满挑选,这里面有全部的自由可言,但愿我们的词语更勇敢也更隐蔽,不会辜负汉语无边的暗示性格。
2
水边
王负剑
太阳出来了,气温升高
日暖天晴,有阵风吹过来
带来一阵消息,是朋友的电话
我们去到河边划船,操桨打击水面
响起水声和另外的一些,不是风声
石头在流水之下,逐渐变得圆滑
我们还年轻,充满力气
可以一直划,可以去到很远
直到把力气用完,无法将船驱回
于是我们在船上,依水而居
成为了一种新的居民
当我们在水面上行走,就跟在岸上那样自在
施音评
这(水边)是一首读起来进入佳境的诗。并无惊艳之辞也无需惊艳之辞,它的惊艳在诗的氛围本身。伊始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朋友来电话,邀请去划船。多好啊,在第二节的叙述中,击水与流水浑然天成,“逐渐变得圆滑”的是石头,也是此次的平静生命。第三节精彩,语气坚定又决绝,一切事都有可为,因为不怕陷入力竭而危的无的境地。第四节更精彩——承接上文的语境,话锋未转而自然进入一种胜境:“于是我们在船上,依水而居/成为了一种新的居民”,读到这里,我说不出话来,眼前是褴褛友人从容而卧,晴雨随意,他都能生活,都在生活。
诗的结构与叙述都很朴素,朴素中有大功力,举重若轻,非技艺与心境上乘者难驾驭。尾句更是开朗,或许作者并无意,但达到了一个诠释效果:此岸、彼岸与海水三位统一,行走与居住没有质地的区别,就看朋友们是否“自在”。
3
我一直在努力:赠亚修
王负剑
生活就是一个大冰箱
把人变得越来越冷
明白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是在晚上,有人跟我说
中秋快乐的时候
我正在睡觉
先前是在看书
看到一半的时候睡着
对于她,我回答得冷淡
从她身上,我看到自己
对于生活的热情消耗殆尽
我疯狂地爱过她
最后无疾而终
我还想起今天中午
在饭馆吃饭的时候
拿手机跟老板娘结账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