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还不是为了你好!”:多少缺爱的孩子,“死”在了这句话下
2.缺爱的人,是如何在感情中榨干自己的?
测测你是哪种缺爱人格
3.“生日这天,我想穿越回去杀死自己”:缺爱的女人,活得有多可悲?
4.缺爱综合症的人,恋爱会有多辛苦?
测测你是哪种缺爱人格
5.从小缺爱的人,一生都在找安全感:你是哪种缺爱人格?
6.不缺爱,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底牌:测测你是哪种缺爱人格?
7.“被爱是一种奢侈品,我这辈子都没见过”:缺爱的人,如何在感情中榨干自己?
8.“求求你别这样‘爱’我了”:那些没有被真正爱过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01
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都怎么样了?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
在26岁生日的夜晚,小雨(*饰)一边录着视频,一边对母亲崩溃哭诉。
这样的疑问,在她心中其实由来已久。
去年,她在超市偶遇曾经不告而别的前男友。
如今,他已结婚生子,幸福美满。让她愤怒又悲哀的是,原来当初对方离开她,是因为她的妈妈。
“你妈妈找到我,说我配不上你,让我离得越远越好。”
仿佛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毕竟妈妈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
从小,她生活的“家”外表看起来和谐,其实她知道,这个家没有温暖和关爱,只有妈妈的斥责和无尽的掌控:
上学时,妈妈“收买”她的同学,监视她的一举一动并汇报;只要出一点点小错,妈妈就会对她破口大骂,斥责打压;好不容易遇到喜欢的男孩,有了那么一点温暖,也因为不合妈妈心意被她强行拆散……妈妈总是对小雨说:世上只有一个人爱你,那就是我。可是,小雨回想自己的26年来和妈妈的相处,只有妈妈的冷脸、暴怒,自己的恐惧和僵硬的空气。小雨成年后生活过得一团糟,没有朋友、失去爱情、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最大的生日愿望是能杀死自己。有人说,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为何在外人看来母慈女孝的关系,却将要把女儿逼上绝路?02
如何补足缺失的爱,勇敢拥抱幸福?
许多父母总是错把“伤害”当成“爱”。
控制、打压、冷嘲热讽……他们用自以为“为你好”的方式“爱”你,却不知道被这种“爱”包裹的孩子,才最是缺爱。
更可怕的是,缺爱的影响不止在童年,甚至会伴随你终身。
知乎上有一个超过w浏览量的提问:那些缺爱的孩子,长大都怎么样了?
一位高赞答主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谈恋爱的时候,她总是不敢坦然接受对方的好意,有时候,多一点点热情,也会变成负担。
男友没空陪她时,她很失落,觉得对方是不是不在乎她。但当他可以一直陪着她时,她又觉得不自在,无所适从。
每次男友送她礼物,她都会回送一份价格差不多的礼物,就像是用礼节来维系感情一样。
有时候,对方无心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没有意识的动作,都可以让她沮丧很久。
她很小心地把自己隔离在一个玻璃屋子里,做不到把心和信任完全交付给别人。
前前后后谈了3次恋爱,最后都以分手收场。
和小雨一样,父母对她的早年管教近乎强权*治,没考好会打她骂她,做错事还会受到父母的冷嘲热讽。她忍受了各式训斥和责骂,甚至还有体罚教育……
“我是为你好”,他们这样告诉女儿。可是女儿并没有“变好”,反而在逐渐“崩坏”:
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她,也失去了爱人的能力。
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海音曾说过:“每个人生理上的童年终将消逝,但心灵的童年总会伴随终生。”
人们总是容易将美貌,天赋资源,视为女性的好牌,其实不是的,童年足够的爱,足够多的安全感,才是一个女人一生最大的底牌。
缺少父母关爱的女人,即便长大以后,仍然会觉得不安全、不开心,心里总是缺点什么,难以完整。想要收获幸福和快乐,首先你得让自己变得强大和优秀,不要急着在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去恋爱结婚。要知道,所有爱的前提都是自爱,只有自我完善了,才能真正好好去爱。人生很漫长,你还有很多次与自己和解,疗愈自己内心创伤的机会。所以,你是缺爱人格么?缺爱的你又有什么致命弱点?如何自我疗愈?为了帮你探索自己,找到缺爱的创口,弥补空洞,学会爱自己,壹心理8位心理学专家共同研发「缺爱人格测试」,将:
通过自卑自抑、多疑多思、情感枯竭等8个维度全面评估,判断你的缺爱人格类型以及对生活各方面的影响
分析背后潜藏的形成原因,帮助你挖掘、直面真实的自己,获得治愈的力量,更好地成长以应对未来
-缺爱人格自救测试-▼测试题:41题丨测试报告:10页测试完成后,生成的报告将永久保存-你将获得什么-「以下展示报告部分内容」1.你的缺爱人格类型2.缺爱人格对你的影响
3.挖掘你缺爱的原因
4.心理学建议教你如何自救
▌QA▌Q:购买后怎么找到我的测评?A:购买的测评均永久保存在网站底部菜单「我的测评」中,如有问题,可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