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川南。
有一期《爸爸去哪儿》,节目组要求爸爸们用一个玉米,一担糍粑等物品去换电视机,冰箱和婚纱回来。
听起来好像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从物品价值的角度上说,这两者的价值简直差太远了。
可是爸爸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先将玉米换成了更有价值一点的东西,然后通过一次次这样的交换,最终换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人是矛盾的动物,可以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也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不断养成和习得的。
就像节目里的爸爸,用玉米换来了冰箱;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精进,从量子到巨物。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介绍了4种核心思维,适合不断精进自己的你,一定要收好,千万别错过~
01.坏习惯不会凭空消失只能被另一个习惯替代
也正因为如此,改变习惯的过程中常常十分挣扎:当压力出现的时候,我们正在养成的好习惯往往会消失,又反弹,回到最初的老样子。尤其是吸烟酗酒、沉迷游戏、手机上瘾,这些包含破坏性习惯。
一个同学的爸爸,以前特别喜欢打麻将,每天睡觉了也不见他爸回来。
而且从开始工作起,就养成了抽烟的习惯,二十年没有断过。
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还有来自家里的压力,他的爸爸决定戒烟戒*。
最开始都失败了,一坐下就把手伸口袋里找烟,一到周末就在家坐不住。
后来,他爸爸用了一种没那么痛苦的办法:一到周末就约朋友去野钓,平时买了很多口香糖放口袋里。
我们想戒掉一个坏习惯,却戒不掉,很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嵌入新的习惯来代替它,以至于又一次次被大脑反复调用。
就像是,脑海里那只吵闹的猴子终于不蹦跶了,现在我们找到了一只安静的猫咪来替代它。
知道了我们身体的这种「脾气」,那些你戒和不戒都痛苦的日子,终于有希望到头了
02.
不要只看到对方说了什么
而是思考他为什么会说这个
任何一件简单的事,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人,都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马东在这一季的奇葩说中也提到:我们讨论「事」的时候,实际上讨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人可以多简单,就可以多复杂。多去思考任何一件事一句话背后,藏着什么样的动机;
明白任何一个观点背后可能的原因,引用了哪些科学理论,是我们提高认知的捷径。
可一旦掌握这种思维之后,与人相处和看待世界会变得简单起来。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和培养,提高我们观察细节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掌握了这种思维,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会是Easy模式,而那些不懂的人是Hard模式。
03.
交流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非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
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想让每一天都元气满满,多去